这是一个以快为尺度的时代,人类对速度的欲求填满了每一个角落。很庆幸暑假能够慢下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偷得浮生半日闲,午后咖啡,假日旅行,都是一种休憩。生活的慢,不只于外在的身体状态,它可以更丰富,更深厚,更博大。我喜欢慢,是因为不喜欢在张皇失措中失去自己,而是回归心灵,体验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熟悉的安详,听到自己生命中原始的节奏。所以在夏日的午后,我喜欢打开一本契合心灵的书———《慢读秋雨》,品味人类文明的深渊。
1、如果说,诗经曾经把温煦的民间礼仪化作数百年的和声,慰藉了黄河流域的人伦离乱和世情失落,那么屈原没有和声,他一意孤行,拒绝慰藉,他心在九天,不在世情。《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文学的伟大,大部分原因来源于政治上的失落,人生的悲剧。他曾经受到楚怀王高度的信任,,但由于贵族出生又少年得志,参加政治活动时表现出理想化、情感化和过度自信的特点,缺少周旋能力,难以与环境协调,所以他一生悲苦无奈。他反复追问,上下求索,海德格尔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如何结束生命。所以,他终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一个美丽的初夏时节,在那勃勃四野泛着米香和水声的汨罗江边纵身一跃。
2、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的水如此与众不同。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一种隐隐然的骚动,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这里的水要说多也不算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期盼,付之于众目睽睽。这项水利工程的创造者是当年的郡守李冰,他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故事,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想。多年以后,人们从江水里打捞出他的石像,“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他精魂不散,至圣至善。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
3、罗马的伟大,是一种隐隐然的气象,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块古砖溢出,从每一道雕纹溢出,从每一束老藤溢出。罗马的伟大在于每一个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遗留,每一项遗留都有意气昂扬的姿态,每一个姿态都经过艺术巨匠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谐,每一种和谐都是时间和空间安详对视,每一回对视都让其他城市自愧弗如,知趣避过。
4品鉴普洱茶。关于普洱茶的口味,作者是这样写的:这一种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那一种是三分甘草,三分城乡,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半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潘柏中轻轻诵经。这种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了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散发出来的松香气息,牧壁上挂着弓箭,马鞍,充满着草野霸气。那一种是一位慈眉老者的纯净笑容和难懂语言,虽然不知意思,却让你身心安顿,滤净沉嚣,不再漂泊。这一种是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整洁的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