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师间的共性与个性

大师间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 春柳依依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23:41 被阅读0次

          聆听了黄老师的《昆明的雨》和《短诗五首》,让我对它的“本色语文”“和谐共生”的教学理念和特色有了浅薄的认识与思考。

    《短诗五首》是和克杰老师的同课异构,也许是受《断章》的启发,脑子里面竟频繁跳出一组词:个性与共性。

      听过余映潮老师的课,严谨规范,板块清晰,活动任务驱动,训练方式易模仿;也听过肖培东老师的课,善于问题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浅浅的教,深深的读。今天听黄厚江老师的课,有点像耍醉拳,于平淡无奇处起波澜,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不断走进文本深处。

        其实大师身上的共性都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重视听说读写训练,深入阅读文本,挖掘文本丰富的内涵,步步为营,整体训练。

      大师们的道法自然是高明的,有时我们学的还只是些皮毛。对文章的阅读除教给学生方法技巧外,平时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实际阅读训练,切不可操之过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阅读,让阅读真实发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能融合诸位大师们的精髓,上出自己的有个性的精彩课堂,该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呀!只可惜我们面对新课标,一头雾水。我们的理解还太肤浅,研读的不够深入。以参考书上的答案为标准,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不能对学生的表达做出明确的诊断。对于没有答案的阅读,心中竟没有底气。语文学科不像数学,只要准确的就能证明和运算,而语言是需要反复推敲和玩味的,文章也需要不厌百回读的。语文的备课,更非一劳永逸。相反要推陈出新,上出自己的个性,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和思维训练。

        新课标中的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下的语文活动”,“任务群”“跨学科学习”等语汇又向语文老师发起了新的挑战。

        每一位大师的背后,都是在读和写中成就了自己的精彩,让我们与优秀携手,向卓越登攀。

相关文章

  • 共性与个性

    去年7月,一个做传统行业的朋友问我关于数字货币投资的事情,她说有朋友喊她私募某个数字货币。当时我很惊讶,因为她没有...

  • 共性与个性

    看到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想到求同存异这个成语。同,即共性,异,即个性。第一次接触这个词语,是周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

  • 共性与个性——关注个性

    1.父母需要关注自己孩子的一些特点,读懂孩子发展的规律。 2.面对差异的孩子,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 第四期 字母的个性与共性

    上期我们谈到事物的个性与共性,了解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存在。所以说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个性中找出相同的共性,...

  •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有一首歌叫《我们都一样》,还有一首歌叫《我们不一样》,说明“我们”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我们”有很多相通的方面,同...

  • 产品的共性与个性

    产品的共性与产品的个性是相对的,只有当对产品的共性有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产生对产品的个性. 比如对于通讯工具这个产品...

  • 为什么在人人讲究个性化的时代,有一大堆人要去买千篇一律的iPho

    共性与个性 从人的需求层次来看,鸿观角度,人有共性,微观角度,人有个性,两者不矛盾。满足共性是人的群居属性决定的,...

  • 二五九之共性与个性

    物以类聚,共同的属性;物是特殊的,总有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点。 总体的概括,具体的特点。 世上有树叶,却没有一模一...

  • 伤人的蜜语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共性与个性,因为共性成为了默契交心的朋友,成为了恩爱甜蜜的情侣,个性中的优秀成分成为了彼...

  • 民间音乐的共性与个性

    我国各民族音乐在其长期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一无二的音乐特色,在艺术形象的创造、音乐情感的表达、音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间的共性与个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qn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