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共读《红楼梦》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Day 1-第1-4回
甄士隐-贾雨村-林如海-林黛玉-贾府-贾宝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条线索,徐徐道来。
情根已然深种,当事人初遇之时却是似曾相识而恍然不知。
不由得想起老版《红楼梦》中陈晓旭与欧阳奋强的宝黛初见。
Day 2 5-8回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从晴雯开始:霁月难逢:雨过天晴时的明月叫“霁月”,点“晴”字,喻晴雯人品高尚,然而遭遇艰难。《宣和遗事·元集》:“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彩云易散:隐指晴雯的横遭摧残而寿夭。“彩云”,寓“雯”字(雯,即彩云)。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身为下贱:指晴雯身为女奴,地位十分低下。多情公子:指贾宝玉。
老版《红楼梦》中很多诗词都配了插曲,这一首也是非常好听。晴雯撕扇、晴雯补裘,以及宝玉悼念晴雯的《芙蓉女儿诔》,都是极为动人的段落。
Day 3 第9-12回
宁府家宴这一章回,前半段凤姐刚刚探望病重的秦可卿,“凤姐儿听了,眼圈儿红了半天……”“这里凤姐儿又劝解了秦氏一番,又低低的说了许多衷肠话儿。”“凤姐儿听了,不觉得又眼圈儿一红,遂说道:我得了闲儿必常来看你。”
镜头切换到宁府花园,被贾瑞轻薄后的凤姐儿,顿时露出刻薄的一面:“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不得不佩服曹公的千秋笔法,同样一个人,也会有多元立体的侧面,而每一面,都是真实的、饱满的,让人信服的。《红楼梦》对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就算对猥琐如贾瑞那样的人,也同样心怀悲悯。
Day 4 第13-16回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桥段,一直是电影电视剧中浓墨重彩的一节。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职场女性的精明、勤勉、严谨、公平,桩桩件件,历历分明。
整肃风气,对事不对人。王熙凤的管理能力,从“众人不敢偷懒,执事保全,不在话下”的结果,可见一斑。
Day 5 第17-20回
这几个章回呈现了元妃省亲这个大节点所引发的一连串事件,比如大观园的诸多匾额以及院落名称的由来。一处处对应它们日后的主人,比如贾宝玉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苑……一场青春红楼的芳华故事即将上演。
回到生活细节的细腻描述,情窦初开的小儿女,那一份彼此的惦记、试探、得失心,让情感的累积,透过宝玉的赤诚相见,黛玉的欲语还休,体现得真挚、饱满而鲜活。
Day 6 第21-24回
贾政看着姐妹们出的灯谜,想到谜底,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即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
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环环相扣,彼此关联,互为伏笔,各有呼应。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四姐妹的灯谜,也都与她们的判词和她们的命运相对应。此时盛景之下,蕴含着无边无际的大悲凉。
Day 7 第25-28回
宝黛钗这三角误会一节,相比几个版本的电影电视剧演绎,最好的还要算王文娟徐玉兰的越剧版本。
黛玉去探望宝玉,偏偏晴雯使性子不开门,却不料宝钗与宝玉说笑间出门来,想起金玉良缘之说,想起自己的身世,这样的情状,黛玉怎么受得了?
一往情深深几许,却不禁以最冷冽的心思去揣度。好一句“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Day 8 第29-32回
年轻时读红楼,会觉得这么心心相印的两个人,彼此试探,口不对心,明明心里装着对方,偏偏要把话反着说,特别是黛玉,多愁多病的身,随时随地使小性子确认感情,其实是把宝玉看做自己的托命之人啊!
看多了人间爱恨情仇,看多了别离与分散,看多了一生相望相思不能在一起,大观园中的青春之祭,在那些相处的日常细节里,情绪的千回百转里,显得尤为动人。
Day 9 第32-36回
《红楼梦》里有太多好词好句,更难得的是这些诗词出自不同的人物笔下,自然、妥帖、可信,完全没有生硬斧凿的痕迹。
宝玉被贾政痛打受伤,为免黛玉牵挂,嘱晴雯送去几块旧帕,黛玉顿解此中深情厚意,题诗三首。黛玉本就住在潇湘馆,院内竹林掩映,无不体现了黛玉的孤标傲世的高洁之气,而她与宝玉之间的情愫,更多是一种知音。这几方旧帕还会出现在“黛玉焚稿”的情节里。
无独有偶,接下来的章节里,有两个婆子见到宝玉后出来私下议论:“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在她们口中,宝玉就是个傻子呀。
曹雪芹把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性格特点、认知范畴、审美品味写绝了。真真是夏虫不可语冰,人与人最能相知相惜,却也最难彼此理解。有的是不必言语的默契,有的却是隔山隔水的距离。
Day 10 第37-40回
之前读《红楼》,到了海棠结社以及菊花诗这几个章节,都是匆匆掠过。而今和知识城邦小伙伴们从四月开始结成诗社,读诗,赏诗,每天一首原创诗,不知不觉似乎还真是沾染上了一点诗人风雅,看到有关诗社的题和韵,不禁兴味盎然,逐字逐句读过,甚为有趣!
这几日共读《六神磊磊读唐诗》,熊儿教授正在安排小伙伴们按章节主题做诗。下一次还可以轮流出韵做诗,同题分主题做诗,玩法多多,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一起呀!
诗是人生的避难所,桃花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远离尘嚣,心境明朗地吟诗作赋,不亦乐乎!
Day 11 第41-44回
贾府夜宴,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被王熙凤撞见,又听二人说她是夜叉,巴不得她早死,扶正平儿还比她好些,凤姐气急之下打了平儿,又进屋拉着鲍二家的撕打。
这事儿到了贾府最高管理者贾母那里,解决得妥帖:训斥贾琏,安抚凤姐,要求贾琏向凤姐赔不是,再要求贾琏凤姐向平儿赔礼。几方面都有台阶下,这事也就是人民内部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这其中特别是凤姐与平儿的心理描写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谓描写得栩栩如生,竟能让人生出许多感同身受的同情。
可怜了鲍二家的,只有寻死一条路。贾琏私下用二百两银子买了鲍二的忍气吞声感恩戴德。
Day 12 第45-48回
“咏絮之才”出处就是林黛玉,她又是菊花诗会的魁首,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
大观园的少男少女们,以梦为马,青春作伴,结社吟诗,不亦快哉。对诗固然要争输赢,但就算黛玉般争强好胜,也并未孤标自傲;她对宝钗的闺蜜诤言充满感谢,对香菱的请教悉心指导,毫无保留。真真一片赤子心肠。
比如这一段,堪称写作教科书,“不以词害意”——这是说作诗要以“意”(内容)为先,文辞格律次之,不要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
Day 13 第49-52回
晴雯是《红楼梦》中个性最鲜明,最敢说敢做的一个人物,天生丽质,红颜薄命,对宝玉尽心竭力一往情深,却不是儿女情长那种深情,正如宝玉对她也是一种深深的怜惜。
晴雯的个性,绝不圆融,锋芒毕露,对犯了错的小丫头苛责绝情;对袭人宝玉的私情不顾情面冷言嘲讽;对来访的薛宝钗各种不耐烦,顺道还得罪了前来敲门的林黛玉。
晴雯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处世特别简单,快意恩仇,比如千金一笑的“晴雯撕扇”;她也搞不清情意缠绵的弯弯绕,她去为宝玉送旧帕子给黛玉,完全蒙圈于两个人之间不需多言的默契。她对人好,就一心一意对他好,所以就有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Day 14 第53-56回
探春的判词里说: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
探春管家,比王熙凤更有诸多不易,一来她是个未出阁的姑娘,二来她是庶出,亲娘赵姨娘弟弟贾环恶俗不堪。所以她才会感慨自己不是男儿身。
探春远嫁一节,每每读来,都是令人泪下的。正是因为家族的衰落,贾府男子的无能败家,才牺牲了像元春、迎春、探春这些好女孩的人生。
Day 15 第57-60回
紫娟是黛玉来到贾府后派给黛玉做丫鬟的,与黛玉感情极好,这一节就是紫娟试探宝玉,谎说林姑娘要回苏州了,结果引发了宝玉一场痴病。
最好的侧面描写,就是并没有刻意地说宝黛感情有多么多么好,却从这些细节里无时无刻不在深化主题。正所谓“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所有付出都有归处。
越剧《红楼梦》中“宝玉哭灵”之后,有一段“问紫鹃”:
——问紫鹃,妹妹的诗稿今何在?
——似翩翩蝴蝶火中化。
——问紫鹃,妹妹的花锄今何在?
——花锄虽在谁葬花?
——问紫鹃,妹妹的瑶琴今何在?
——琴弦已断休提它!
——问紫鹃,妹妹的鹦哥今何在?
——那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
——那鹦哥也知人间情和意啊!
——世上的人儿不如它!
一个断肠,一个悲愤,没有一字的闲笔。
好的艺术作品,可以衍生出同样具有生命力的好作品。
Day 16 第61-64回
这几回看似琐碎,讲大观园里少男少女吟诗作赋行酒令,还瞒着大人在怡红院夜宴饮酒,特别像我们少年时代的校园记忆。
桩桩件件的细节里彼此勾连,严丝合缝,比如这里的几句对话,就是黛玉和湘云互相打趣,一个说湘云醉卧芙蓉𬘡,一个说紫娟谎称黛玉要坐船回苏州,试宝玉真心。此情此景,一脉天真。话说细节是魔鬼,此言不假。
Day 17 第65-68回
红楼二尤的故事,是各种戏曲影视作品经常浓墨重彩尽力铺陈的桥段。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起伏跌宕高潮不断。
前半场王熙凤没出场,就已经很好看了,等王熙凤知道了有个尤二姐,读者才知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什么感觉。
审下人——收拾别院——去见尤二姐好一番深明大义——将尤二姐骗入府——让尤二姐的定亲夫家张华状告贾琏——大闹荣国府——逼死尤二姐
正像判词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不得不说,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的王熙凤,长着一副机关算尽的七窍玲珑心。她的为人处世,自有一股子收放自如的飒劲和狠劲!若是在当下职场生活剧中,也不愧是大女主一枚!
Day 18 第69-72回
《红楼梦》的丫鬟们,也都各有各的性格,像鸳鸯和司棋,都是属于刚烈派。
鸳鸯仗着贾母还需要她,就放出当姑子或一死了之的狠话;司棋为了鸳鸯帮她遮掩,就把鸳鸯当亲娘,要变驴变狗地报答。或许这只是一种情感表达,却也太极端了些。话都说得很满,以至于无回旋之地。
都说红颜薄命,真真可怜可叹!
Day 18 第69-72回
《红楼梦》的丫鬟们,也都各有各的性格,像鸳鸯和司棋,都是属于刚烈派。
鸳鸯仗着贾母还需要她,就放出当姑子或一死了之的狠话;司棋为了鸳鸯帮她遮掩,就把鸳鸯当亲娘,要变驴变狗地报答。或许这只是一种情感表达,却也太极端了些。话都说得很满,以至于无回旋之地。
都说红颜薄命,真真可怜可叹!
Day 20 第76-80回
话说王一贴胡诌了一副“疗妒汤”的药方,虽说只是一个小插曲,却透着颇有深意的民间智慧。
试问这世间贪嗔痴的各种心病,是不是都可用这样的方子耐心调理?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吃过一百岁,人横竖要死,死都死了,还有什么病不能去除?
Day 21 第81-84回
曹公红楼魂魄不再,转瞬之间什么都不对劲了。这“大叫一声,双眼反叉上去”的市井妇人,真的是我们早已倾心的那位超尘脱俗的潇湘妃子吗?
共读群的小伙伴也都纷纷表达了“读之无味,弃之又不完整”的鸡肋感受,也罢也罢,就抱持批作文的心态去读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很多不完美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美的!
Day 22 第85-88回
徵:是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特指悲凉的音乐。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请义士荆轲与高渐离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的就是变徵之声,听者动容,洒泪而别。
宝玉妙玉听黛玉抚琴,忽闻转为变徵之悲音,又逢琴弦崩断,不好的预感一个接着一个,也是为下文打下的伏笔。
Day 23 第89-92回
宝玉为巧姐理书,讲《列女传》,讲到自古女性中贤能的,有才华的,不厌贫的,孝的,节烈的,美艳的,善妒的……虽说枯燥无味,却也不厌其烦;后面还夸赞巧姐模样好、聪明、认字多,真像个当叔叔的模样。
但我们还是喜欢那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宝玉,喜欢那个与黛玉共读西厢的宝玉,喜欢那个与众姐妹青春游乐、吟诗作赋的宝玉……
Day 24 第93-96回
之前海棠花不应时而开,探春虽不言语,心内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独有黛玉听说是喜事,心里触动,便高兴说道:“……可知草木也随人的。如今二哥哥认真念书,舅舅喜欢,那棵树也就发了。”贾母王夫人听了喜欢,便说:“林姑娘比方得有理,很有意思。”
为了恨嫁的小心思,以及为了讨贾母王夫人欢心,竟然说出这种话来。哪有曾经宝玉欣赏的高洁纯净?
现在丢了通灵宝玉,她的所思所想,出发点真是太自私了,完全没有为宝玉考虑过。
落入世俗的林黛玉,早就不是曹雪芹笔下那个为还泪而来的绛珠仙子化身了,她的一悲一喜,一言一行,都如此的刻意而矫情,如此让人厌烦,按现时的说法,很容易让人粉转黑的!
Day 25 第97-100回
高鹗的续写,最有戏剧冲突的桥段,就在“掉包计”“黛玉焚稿”“宝玉哭灵”这几节,越剧、电视剧版本的演绎也非常精彩。
而此次重读,却深为此段所动。这才是真实世界的妥协与认命。
“满目河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逝者已矣,生者奈何?
Day 26 第101-104回
黛玉死后,宝玉第一次和袭人有条有理谈到宝黛前情。
他拿晴雯作比,说晴雯不过是个丫头,还做了一首《芙蓉女儿诔》祭文,叹息一声“黄土垄中卿本无缘”。
宝黛之恋当然不同别人,他把与宝钗成婚说成老太太她们捉弄,黛玉也是他们弄死的。反正责任都是别人的,他还可以继续当他的多情公子。
不过看这一篇乏味陈情,黛玉也无需耿耿于怀死不瞑目了,后40回的宝玉已沦为俗物,再没可留恋的,为他生为他死,都不值了!
Day 27 第105-108回
老祖宗就是老祖宗,贾母对宝钗、黛玉、王熙凤的这番评价倒也颇为理性。
细节是魔鬼,日久见人心。我们很多管理者往往凭一时一事就对一个员工武断下结论。而贾母作为一家之主,对人除了情感上的亲疏远近,更重视长期观察与考量。
Day 28 第109-112回
五儿这个丫鬟,在《红楼梦》好几处出现,之前都是作为情节发展的串联人物,并没有太多性格刻画。
这一回中,宝玉思念黛玉,想与她梦中相会而不得。看到五儿,觉得她的相貌与黛玉晴雯很像(晴雯也是颇有黛玉风致的),又想念起晴雯来,后面还和五儿有一连串的对话。
通过这一段,黛玉、晴雯的音容笑貌又开始闪回,不得不说,除去五儿是不是死而复生的错处不提,高鹗这部分描写,还是颇为精彩的。
Day 29 第113-116回
紫鹃因为宝玉另娶宝钗,导致黛玉惨死,对宝玉一直心怀怨愤。到这一回,经宝玉再三陈情,再加上见宝玉对黛玉确是情深义重,又想到一切不过镜花水月,死去的人未必知道,活着的人徒然伤感,才渐渐释然。
越剧《红楼梦》将这一段改编成了经典的“宝玉哭灵”,徐玉兰那高亢悲凉的“林妹妹,我来迟了!”以及之后与紫鹃的对唱“问紫鹃”,凄凉委婉,令人动容。
金玉良缘将我骗,害妹妹魂归离恨天。到如今,人面不知何处去,空留下,素烛白帷伴灵前。如今是千呼万唤唤不归,上天入地难寻见。……落花满地伤春老,冷雨敲窗不成眠!
充满年代感的经典老剧,与经典名著一样,经时光打磨,更加熠熠生辉。
Day 30 第117-120回
从80回以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四回的收尾,渐渐习惯了高鹗的文风。特别是这里交代宝玉拜别贾政,白茫茫雪影背景下,光头赤脚,一领大红星星毡的斗篷,充满视觉冲击力和画面感,令人难忘。
根据曹雪芹的总体布局,结尾处把巧姐、袭人、香菱等人的结局也尽数交代,“甄士隐去”(真事隐去)开篇,“贾雨村言”(假语村言)收官。
有人说“兰桂齐芳”是败笔,我却觉得,一部家族史,也是社会史,盛衰兴亡,周而复始,又何必拘泥所谓合情合理的“大结局”?其实,每个人的心目中,随时随地都在上演着一出世情百态《红楼梦》啊!
202207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