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的周末,葡萄跟舅舅一起玩耍,还不敢爬过这个网格。到了关键地方自己就掉头了,要求“下”。

然而这周(8.7日),自己感觉有点把握了,可以尝试了,于是就自己主动爬上了网格。这是孩子感觉自己准备好了,于是就开始挑战自己了。所以成人不要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催促孩子。

当她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舅舅看到葡萄已经爬了那么远了,已经显得有些累了,已经有发出一点点“哼哼”的需要帮助的声音了,舅舅就忍不住要去帮助她了,当下我让舅舅离开了。

“有点累了,再稍微坚持一下就成功了。”和“最后孩子还是需要成人帮忙才完成了。”
这两者,孩子获得的自信和成就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事实证明,最后葡萄依靠自己的力量爬过去后,自己也发出了“咯咯”的爽朗笑声。这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自我的满意,而不是来自外界所谓的表扬“你真棒!”孩子更容易专注于内心而非外界。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尝试,孩子将更清晰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
不容易做一些眼高手低的事情。
而过度帮助孩子,比如还不会爬就抱到很高的位置让孩子练习爬;比如还不会走就老是牵着走等等都是成人过于着急的表现。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能力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