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者阿蓉
这本书要从一个故事开始。
高中时有个性格忧郁男孩(因为那是“抑郁”这个词尚且没有如此流行)。他喜欢同班的一个耿直憨傻,一心向学女孩。那个时候,喜欢女孩子是不敢说也不想说的,有家长的原因,有学业的原因。那时的喜欢,是一部无声的苦情戏,我喜欢你,就足够了。所以这份喜欢就一直藏在心里,藏了很久很久,久到女孩都快不记得他是谁了...
大二的时候,他终于想开了,暗恋这件小事,还是得让对方知道。
于是他写了很长的一份邮件,写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写自己心里的一直不曾离去的背影。女孩感动之余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个男孩。然后两人在各自的大学,各自的城市,继续学习生活,再无交集。那份邮件,就像微风吹过湖面留下过波澜,但归于岁月的平静。
研二的时候,女孩妈妈说家里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从国外托人带来的(浪漫的事情大多复古)。是一本全英文版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还有一些文艺周边。
他说:我觉得,你会喜欢。
女孩真的很喜欢,再次感动的一踏糊涂,还和朋友感慨可能有缘无分,诶。
女孩妈妈也感动的一踏糊涂,觉得女儿终于交男朋友了(的错觉)。而这份礼物,就像疾风吹过海面掀起的浪花,亦归于岁月的平静。
豆瓣评分 9.2
以上就是我和这本书的一些故事吧。
没错,我就是那个.....和女孩一起发感慨的朋友。出于羡慕,我决定给自己买一本,虽然买回来的是中文版,周边是一张博物馆地图和一幅挂历(年代多么久远的名词)。
无妨无妨。
本书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撰写,从800万件藏品里精心挑选了100件文物,通过对这100件文物的材料,地区,环境,文化,迁徙的研究展现200万年的人类历史。
我非常喜欢“展现”这个词,不是语言的叙述,不是文字的描述,是物品的展现。早在没有语言与文字的时候,人类初初的精神面貌已经可以通过物品来表达遗留。
放在眼前展示的文物,是一个那段历史存在的证明,这段历史不够精准,需要添加一些我们的想象,但也弥补了没有语言文字记载的历史空白。也正是本着“希望通过文物了解世界”的初衷,BBC亦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出品了《The British Museum》。
出于对《大英博物馆》的喜爱,我决定写一个《大英博物馆》系列,通过自己的理解,压缩书本,讲述这100件藏品。
本书精装封面如下,全书分为20个部分,每个部分5篇文章,共610页,重1.6公斤。
本篇作为开端,单纯介绍一下大英博物馆的一些基本建馆历史。
大英博物馆(以下称博物馆)建馆于1753年,是四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中最大的世界级博物馆。可以说博物馆起源于一位皇家内科医生汉斯·斯隆(Sir Hans Sloane)。这位医生也是一个博物学家,收藏家。他死后将自己的71000件藏品赠给了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国会接受捐赠并建造了大英博物馆。之后的两个世纪中,藏品不断增加,有捐助得来的,有从商人或者政府官员里买来的,有英国从各国掠夺过来的,到目前为止,已有800多万件藏品。
据说,其中99%没有展出,因为地方不够,但也可能是不知道怎么修补,干脆不展。还有一些展品,为了防止照光受损,每年也不会展览几次。还有的展品还可能是“假冒”文物。
2005年班克斯将自己的作品“原始人去市场”偷偷粘在罗马时期英国展区的墙面上。石头上有被射杀的牛,和推着购物车背后长毛的人。这件“文物”三天后才被工作人员发现摘下。
就像去历史博物馆看展览,摆了很多石头,总觉得自己去黄河边捡个石头也可以放进去说是几百年,几万年的历史。我只是想想而已,这位艺术家倒是动真格的了。
大英博物馆不仅藏了很多文物,也毁了很多文物。由于世界各国文物保存方法方式不同,而博物馆缺少相应的人才,于是将《女史箴图》分成了三段,并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装裱在木板上,结果,画作掉渣。事情传到国内,国人痛心疾首,而大英博物馆决定,每年定时展一会。
大英博物馆的黑料数不胜数,但也不能妨碍我们欣赏文物。下篇开始讲一一介绍100件文物及其相关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