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我们该给孩子棍子教育还是萝卜教育?

我们该给孩子棍子教育还是萝卜教育?

作者: 会说话的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21:01 被阅读0次
    我们该给孩子棍子教育还是萝卜教育?

          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成绩平时都很不错,但是他们每次学校考完试,甚至是高考结束后,整个人好像都废了,变得再也提不起劲来读书了。这是为什么?

          这其中原因是“棍子萝卜”理论。也叫做愉悦驱动和恐惧驱动,下面举几个例子陈述。

          我们想让孩子成绩提高,说出来的话通常是这样子:下次考试再这个样子,你就给我等着。
          我们想劝别人戒烟,说出来的话通常是这样的:你再这样抽烟下去,到时候得肺癌的话,怎么办呢?
          又好比,我们在劝自己该休息时,我们自我对话时,通常也是这样:再不按时吃饭可能就会胃出血等等。

          无论是准备打孩子,还是会得肺癌,或者是自己得胃出血,这里面的思路其实都是类似的,也就是你想要对方做出改变,你就去吓对方。而这种习惯其来自我们从小就听过那句著名的恐吓:你再不好好读书,长大就会去当要饭的了。(这里的对方可以指孩子,朋友,也可以是自己。)

            是的,恐吓是最简单的顺服方法。而且,不只是别人要恐吓我们,通常我们自己想要做出什么改变的时候,我们也会先习惯性的,用恐吓来吓自己。

          就好比说,你上班想偷懒,不积极,有时候连你自己都看不下去了,那于是,你想要振作,你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能再偷懒下去了,不然我会被罚款开除的。

            这也是在努力地自己吓自己。

          但是这种恐吓有用吗?有一项行为心理学的实验很有意思,它的目的就是要测试,两种不同的心态,对人们行为的改变,会有多少效果。

          第一种心态,就是恐吓。

          如果我不再改变,那就会发生什么样糟糕的事呢?

          而第二种心态,就是愉悦。也就是,如果我能做出改变,那能发生什么样的好事呢?

          然后就有一项调查:有170个吸烟者,有一半就被要求去思考,再不戒烟会带来什么坏处?

          比如说,可能会得癌症,衣服可能会有烟味,牙齿可能会发黄,每个月会浪费不少钱在买烟上等等。

          而另一半,他们则被要求去思考,如果我戒烟了,会带来什么好处。比如说,我的身体会变得更健康,我的衣服就不会再有臭味了,我笑起来就不会看到大黄牙,我可以省下更多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后,他们就比较这两组人,去看看哪一种行为的思考模式,对行为的改变是更有帮助的。

          结果,发现,用愉悦思考的那一组人,比起用恐惧思考的那一组人能够连续六周不抽烟,这是恐惧者的三倍。

          换句话说,棍子和胡萝卜两者相比起来,胡萝卜的效果,是好的太多了。

          所以,如果你要给孩子讲明这次考试他必须要进步,与其你说考不好下次给我等着。倒不如说,这次如果你考试能够进步一分以上,上次我们一起看过的那个礼物我就有理由给你买了。你这么引导,就会变成一次协议,这种协议所给予孩子的得失感,要比以后社会上给孩子教训的道理,深刻的多。

          愉悦思考的好处,还不止是这些。我们再说回棍子和胡萝卜吧。

          我们都知道,恐吓这种事情,它最大的效果,是必须建立在你所恐惧的事情它没发生。就好像老板威胁你必须好好工作,不然的话就把你开了;你必须给我好好听课写作业,不然下次让你屁股开花。

          那只所以这个时候这话起作用,就是因为他还没有开除你,孩子还没有对家长产生恐惧,而如果老板真的要开除你,爸爸已经打了娃,这反而就起不了作用了,对吧。

          这时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被某件还没有发生的坏事所压迫,那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也都是为了避免某件坏事的发生。那这个时候,他的行为,就属于没有反馈的行为。或者说,这个行为,是为了避免发生的行为。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人其实很容易会觉得疲乏,觉得疲累。

          相反的,胡萝卜的特色,就和棍子不一样了,因为奖励这种事情,他这种效果,是建立在他常发生的之上,就好像老板鼓励你要你好好工作,每达成一个目标,他就会给你一次奖励,这个时候,你达成越多的目标,得到的奖励次数越多,你累积到的成就感就会越大,你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的改变,都会因为得到反馈,而被增强。

          更重要的是,被棍子被恐惧驱动的这些人,他们在逃离恐惧之后,往往整个给松懈下来,就会彻底失去动力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学,他们成绩平时都很不错,但是他们高考考上大学之后,却整个人好像都废了,变得再也提不起劲来读书了。

          相反的,那些被胡萝卜愉悦感所驱动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对行为的持续性是更强的。所以,当你打算改变的时候,记得,要试着去想,为什么想赢,而不是来想为什么不能输。

          我们要试着去想,我们做的每一个改变,可以让孩子或者自己得到什么小小的愉悦地收获,而不是去想,我或者孩子所作出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避免某个巨大的悲惨的结果。

            留言讨论:你过去的行为中,有哪些是被恐吓而去做到的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该给孩子棍子教育还是萝卜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vb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