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天要复习的观念:
(1:1)(16)我的念头没有一个是中性的。
这一课的火力全都集中在念头的力量。没有一个念头是中性的,因为我们的念头已经为我们打造出一整个世界——一个充满痛苦和死亡,而且让上主完全遁形的世界。然而,我们的正念之心也拥有同等强大的念力,足以化解小我的存在。小我之念原本影响不了天堂境界,但是在梦境里,它们却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为此之故,《奇迹课程》才会如此强调我们心灵的力量,尤其是选择的能力。
(1:2-4)根本就没有所谓「中性的念头」这一回事,因为所有的念头都具有某种能力。它们不是造出虚妄的世界,就是将我导向真实世界。念头不可能没有后果。
对应这几句话,《正文》有一句强而有力的佐证:「你所有的想法都会在某个层次产生某种有形后果的。」(T-2.VI.9:14)我们的念头所带来的后果绝不容轻忽,它们可以打造出我们眼前这个充满特殊性的世界,也能帮助我们彻底化解小我世界而臻至真实世界。然而,最大的问题是,基于我们的防卫机制(包括否认心态),我们几乎经验不到自己的念头与导致的后果之间的关联。结果,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几乎麻木不仁,只因为我们连自己有个心灵都意识不到。
(1:5)我眼前的世界既然出自我的错误思想,那么,我一旦修正了错误,真实世界就会出现在我眼前。
一路操练宽恕下去,最后便会抵达真实世界,那正是彻底化解小我之后的心境。这种境界并非出于刻意的选择,而是心灵决定全面抵制小我的罪咎思想体系之后,无咎之心所呈现的自然状态。
(1:6-8)我的想法不可能既不对也不错。它们必定非对即错。我之所见让我得以看出自己的想法究竟是对还是错。
在此又回到了另一个重要主题「非此即彼」。我们不可能既在天堂同时又受地狱之苦,或者既在地狱同时又享有天堂之福;两者是互斥而不可并存的。依据《奇迹课程》的一贯形上前提,唯独上主存在,其他一切均是虚无,整套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若相信上主之外还有其他的存在,等于相信上主不存在。再说一次,我们若想知道自己的心灵究竟选择了哪一套思想体系,只要在耶稣的陪伴下,随时明察自己从外在世界究竟看到了什么就成了,因为它们会反映出我们究竟选择了天堂还是地狱,真理还是虚妄。
耶稣再次回到先前说过的观念:
(2:1)(17)我所看到的一切,没有一个是中性的。
(2:2-6)我之所见乃是我之所想的见证。我若不思想,就不存在,因为生命就是思想。愿我把眼前的世界当作我内在心境的表征。我知道我的心境可以转变。因此,我知道我见到的世界也会转变。
我们又看到耶稣如何反复重申这个主题。「复习一」最精彩之处就是言简意赅地将前五十课的要旨串连起来。「愿我把眼前的世界当作我内在心境的表征」,我们不难在《正文》看到与此精辟之论相互呼应的说法,例如:
它(世界)是你心境的见证,也是描述你内心状态的外在表相。(T-21.in.1:5)
它(知见)只是赋予你的愿望一个有形图像或具体形相,使你的梦想俨然如真。(T-24.VII.8:10)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我见到的世界也会转变」,此言固然不虚,但请留意,它并非说外在世界会转变,而是说我见到的世界会转变。别忘了,知见和事实是两回事,知见乃是我们对所谓的事实的一种诠释而已,这种诠释若非出自小我,就是出自圣灵。耶稣这里说的「我见到的世界」并不是指外在的世界,因为根本没有外在世界这一回事,世界不过是我们心念投射或推恩出去的结果。为此,我们必须认清世界和我们的心念本是息息相关的。这个观念如此重要,各位务必念兹在兹,否则我们永远不会在「改变心念」上头好好下一番功夫的。
在此,暂时打个岔,必须先厘清本段第二句话「我若不思想,就不存在」的真义所在。这句话乃是转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但意涵却大不相同。这位十七世纪的伟大哲学家用这句名言来证明自己真的存在,而耶稣却反其道而行,转用这句话来凸显存在是虚幻的,只因它源自虚幻之念。
下一段,耶稣开始讨论一体的观念。不只在天堂里,即便在分裂心境中,上主也只有一位圣子。不论称之为基督自性或分裂的圣子,上主圣子永远只有「一位」。
(3:1)(18)我的看法所导致的后果,并非只有我单独承受。
(3:2-4)我既没有纯属私人的念头,就不可能看见一个纯属私人的世界。即使是疯狂的分裂之念,也必须与人共享,才可能造出眼前的大千世界。然而,那种分享,只是分享虚无罢了。
虽说只是「分享虚无」,并不表示我们就不相信这种分享了。这段话的言下之意,是说不论世界看起来如何,即使在分裂梦境里,上主之子始终只有一位。由此可知,为什么宽恕成了《奇迹课程》最核心的教诲。因为在宽恕你之际,反映出你我的福祉绝非互不相干的两回事,你我两人同样需要从分裂、罪咎及仇恨的梦中觉醒。就这样,小我的分化倾向便随之反转过来了。一如《正文》所强调的,只要我完美而正确地宽恕了你,必然惠及你背后成千上万的人(T-27.V.10:4)。也就是说,我若完美地宽恕了你,等于宽恕了整个圣子奥体,因为上主只有一位圣子。
(3:5-7)我也能够请出心中与所有人共享一切的真实念头。一如我的分享之念会引出他人的分裂念头,我的真实念头也会唤醒他人的真实念头。于是,我的真实念头所显示给我的世界,便会出现于他们以及我自己眼前。
这一番话道尽了我们在世的任务,我们既无需疗愈他人,也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去教导或改变别人。我的任务只是提醒你,我在神圣一刻所作的选择,也是你可以作的选择。《教师指南》有一段精彩的解说与本段恰可相互印证,前文虽已引用过了,此刻绝对值得重述一次:
上主的教师就是为这一类(有病的)人而来的,他们代表了这些人早已遗忘的另一种可能性。上主之师的临在本身只是一种提示而已。他的思维方式等于向病患信以为真的想法提出一种反问的权利。上主的教师们,不只是传递讯息的使者,他们成了救恩的一个象征。他们请求病患因他自己的圣名之故而宽恕上主之子。他们代表另一种神圣的选择。他们心中怀着上主圣言的祝福前来,不是为了治愈有病之人,只是提醒他们上主早已赐给他们的药方。真正治疗的,不是他们的手。讲出上主圣言的,也不是他们的声音。他们给出的不过是上主赐他们的礼物。他们这样温柔地呼唤弟兄远离死亡之途:「上主之子,请看永恒生命赐给你的礼物吧!你何苦选择疾病,而不惜放弃这一恩赐?」(M-5.III.2)
然而,这一过程同时也适用在反面的状况:我的分裂之念亦会激起你心底的分裂之念。当我选择了小我,也就是我在判断、攻击、焦虑和恐惧之际,我无异于告诉你,「相信自己是一个孤立的生命」这个想法一点也没错,因为我的所言所行证明你确实如你所想。更有甚者,不只我的愤怒会附和你这种自我认定,连我对你的特殊之爱及依存关系,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你希望我肯定你是对的,我也要你肯定我是对的,这就是让我们两人愈来愈疯狂的「秘密誓约」,耶稣在《正文》第二十八章论及疾病时,如此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你与每个决心要跟你分道扬镳的弟兄之间所订立的秘密誓约。每当你认为自己受到了别人的攻击,等于重申一次这个密约。除非你认为自己受到攻击,而且败下阵来,否则你怎么可能受苦?每个暗藏在意识层面底下没说出或没听到的痛,其实都在向疾病示忠。它等于向对方保证,自己会受到伤害,但是自己也会报复的。
疾病乃是你发泄在身体上的怒气,你存心要它承受你的痛苦。你的秘密协定所导致的这一后果是有目共睹的,与他人暗自想跟你分裂而你也正想与他分裂的愿望正好不谋而合。除非你们两人都同意自己甘愿生病,它才影响得了你们。(T-28.VI.4:3-5:3)
虽然如此,紧接着,耶稣提醒我们也能相互长养彼此的正念之心:
只要有一方说出:「我不愿在你我心灵之间存有任何间隙。」表示他已信守了上主的许诺,甘愿放下自己誓死不悔的那一密约。他一疗愈,他的弟兄也就随之疗愈了。
但愿你们能够相互签订「我愿与你合一,永不分离」的协定。对方必会信守你与他共同许下的承诺,因为那是他对上主的承诺,也是上主对他的承诺。上主必会信守自己的承诺,圣子亦然。(T-28.VI.5:4-6:3)
也因此,我如果甘心放下小我而选择耶稣,借由宽恕而释放自己的怨尤,我等于向你示范这个正心正念也在你心内。在那一刻,我便成了你的疗愈象征。我无需说什么或讲任何大道理,其实,我什么也没做。即使这个「你」已经去世了二十年也无碍,因为心灵本是一体相通的。宽恕和这具身体毫不相干,你这一念和我这一念始终是连结的。就在我选择放下自己对你的怨尤那一刻,等于向你传送了一个清晰的讯息:「从死亡之梦觉醒吧!」向人传送这个重要的讯息,成了我们在世唯一的任务。
(4:1)(19)我的想法所导致的后果,并非只有我单独承受。
(4:2-3)没有一个经验是我独享的。我所想、所说或所做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整个宇宙。
「整个宇宙」值的是我心目中的圣子奥体那一宇宙,我的心和所有人的心灵都是一体相通的。虽说心灵只有一个,但我的思想行为可以出自圣灵,也可能出自小我。耶稣在此旧话重提:不论在灵性层次或小我层次,我们都是一个生命。
(4:4-6)上主之子所想、所言或所行,是不可能徒劳无功的。在任何事上,他都不可能独享。因此,我确实有此能力让每个心灵随着我的心而改变,因我的心灵具有上主的大能。
请注意,这段话切莫扭曲为「我真的能够替别人改变他的想法。」重点是在「示范」:我一旦改变了自己的心念,便会顿时领悟这个「我」原来代表了我们所有的人。同理,连耶稣都无法代我们改变。他只能当作我们的老师和表率,让我们看到自己是可能作出另一选择的,他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越俎代庖。记得海伦开始笔录不久,曾要求耶稣拿走她的恐惧,耶稣当时对她的答复,其实也是说给我们所有的人听的——唯独海伦的心灵才有选择或不选择恐惧的能力,耶稣无法也绝不会撤除这种能力而代替她选择。这个答复也等于预告了整部课程的宗旨。
你很可能一边抱怨恐惧,一边却纵容自己沉溺于恐惧之中。我已经表明了,你不能要求我替你摆脱恐惧。我知道它根本不存在,问题在于你不知道。如果我在你的想法及其后果之间插手干预,等于干犯了世间最基本的因果律,也就是最基本的自然法则。如果我藐视你思想的力量,对你没有一点儿好处。这也与本课程的宗旨背道而驰。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醒你,你对自己的心念防范得不够周密。(T-2.VII.1:1-7)
(5:1)我决心看见。
(5:2-3)认清了自己的想法具有互通共享的本质之后,我下定决心要看见了。我愿去看那显示出世界已经改变了思维的见证。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见证,其实就是自己送出去的见证。耶稣在《正文》第十九章「罪咎的魅力」那一节,便已传达了类似的观念(T-19.IV.一.(1))。我们不是送出爱的使者就是恐惧的使者,送出哪一个,我么就会看到哪一个,它会当即反身而成为我们作何选择的见证。比方说,当我们生气、烦乱、顽固或大发雷霆时,表示我们送出的是罪咎、恐惧、怨尤这类的分裂使者。这些外在的见证好似证明了我们的内在知见是真实的,我们自然会觉得它们是在我们的心外而不在我们的心内。《正文》还有一段也阐明了知见在疗愈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教导我们把自己在世间看到的种种见证视为自己内心的决定之倒影。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发挥心灵的力量,改变先前的决定。
你判定自己是遭受天谴的人,并且将这观念投射到世界去。世界在你眼中若遭受天谴,你在世上自然只会看到自己对上主之子所造成的伤害。你的眼光若放在天灾人祸上头,表示你存心把他钉上十字架。你的眼光若置于神圣与希望上,则表示你已加入了上主旨意,放弟兄自由。除此两者,你没有其他的选择。你若选择其中一方,就会看到这一方的见证,并从中认出自己所作的选择。(T-21.in.2:1-6)
(5:4-5)我愿着眼于那些证据,看出上主确实经由我而以爱取代了恐惧,以欢笑取代了眼泪,以丰盛取代了失落。我要瞻仰真实世界,从中学会看出我的意愿与上主的旨意原是一体。
于是,只要我们细心反观自己的所知所见,便可窥知自己究竟作了什么选择。知见并非客观事实,而是我们自己的诠释。这句话不论重复多少遍都不为过。因此,《课程》要我们正视自己之所见,而不是要我们去看外面那一张桌子、一本书、一棵树,或一个人;耶稣用意所在,纯粹是要我们好好正视自己看待外物、众人及事件的心态。一言以蔽之,自己的所知所见,究竟在为救赎原则作证,还是为分裂作证?我们看到了什么,正透露出自己内心所作的选择。如果我们看到的一切「不是爱的流露,就是对爱的求助」,此时,便反映出我们已经接受了救赎。只要如此一心一意选择下去,真实世界、上主及圣子一体生命的幸福记忆便会如曙光乍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