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是彼此相处保持的最优美的距离,不仅让人觉得舒服和谐,而且还能培养一个人的耐心、细心和恭敬之心。
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别人最大的器重呢?能够恭敬他人的人。当你特别尊敬对方时,他一定会把你当做最好的朋友。文明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体现出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好朋友、找到好工作。
很多人为人处事是在家里养成的,而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父母要教导孩子尊重他人,恭顺长辈,说话做事要注意别人的感受。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言谈举止要柔和大方。当孩子养成了对父母、师长、兄弟恭顺的态度后,长大踏入社会,自然就会以礼待人。一个懂礼貌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赢得众人喜欢,获得贵人帮助。相反,如果没有礼貌,不仅遇不到贵人,还会遭遇更多阻力、逆缘。即使你再有才华,如果没有教养,不谦虚,不懂得长幼尊卑,就会目无尊长,爱好表现卖弄,锋芒毕露,狂妄自大,不仅易遭人嫉妒,时间久了,长辈就不愿意教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把先学做人放在第一位,提倡“余力学文”。所以,如果父母为孩子长远考虑,一定要慎重思考,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是分数重要还是做人重要?父母有智慧,才能把孩子教好。一定要把做人的根基扎稳了,孩子学到的知识技能,才能够孝顺父母,奉献社会。而现在的教育偏重知识技能,把做人忽略掉了,导致孩子容易学识高而品德低,而且学识越高,就越傲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