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子》学习第74天《宙合 第十一》第2~3段

《管子》学习第74天《宙合 第十一》第2~3段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06:37 被阅读0次

    《管子》学习第74天《宙合  第十一》第2~3段

    原文阅读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无妄也;而无所不得,得而力务财多。故君出令,正其国而无齐其欲,一其爱而无独与是。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臣任力,同其忠而无争其利,不失其事而无有其名,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君失音则风律必流,流则乱败。臣离味则百姓不养。百姓不养,则众散亡。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

            “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德之节。”夫绳扶拨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博而不失,因以备能而无遗。国犹是国也,民犹是民也,桀、纣以乱亡,汤、武以治昌。章道以教,明法以期,民之兴善也如此,汤、武之功是也。多备规轴者,成轴也。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究,其入小也不塞。犹迹求履之宪也,夫焉有不适善? 适善,备也,仙也,是以无乏,故谕教者取辟焉。天淯阳,无计量,地化生,无法崖。所谓是而无非,非而无是,是非有,必交来。苟信是,以有不可先规之,必有不可识虑之,然将卒而不戒。故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物至而对形,曲均存矣。减,尽也;溜,发也。言偏环毕善,莫不备得。故曰:减溜大成。成功之术,必有巨获,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故曰:是唯时德之节。

    字词注释

    [1]左操五音:据下解文,是喻指君道。意谓君主出令能顺理成章,像协调五音能成乐章。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此以五音相谐可成曲,比喻为君之道,要在出令得宜。

    [2]五味:指酸、辛、咸、苦、甘五种滋味。此以五味相调可成美食,比喻君臣之道。

    [3]分:本分,职分。

    [4]君出令佚:人君在上面发号施令,是安逸的。佚,安闲,逸乐。

    [5]立:读为“位”。与“位”古通用,下同。

    [6]臣任力劳:人臣在下面奔走出力,是操劳的。劳,辛劳,操劳。

    [7]力务:各种政事被尽力做好的意思。

    [8]无齐其欲:不要满足其私欲。齐,读为“济”。满足。一说全备、完善。欲,欲望,爱好。

    [9]一其爱:平等专一地爱所有人。无独与是:不偏袒那些同意自己的人或意见。与,助。是,同,一样。

    [10]施:施恩德。

    [11]宾:服从,归顺。

    [12]同其忠:同尽忠心。一说,忠为“患”之误。同其患,即共患难的意思。

    [13]无有其名:不图名声。

    [14]分敬,即相互尊敬。

    [15]夫妇:此处泛指举国男女百姓,并非专指夫妻。

    [16]君失音:上文言君“操五音”,此则谓君于“操五音”之事有失。风律:犹言音律、声律。指教化与法规。流:流漫,散荡。失去正音正调。

    [17]臣离味:使五味不协调。养:畜养,管理。

    [18]不德:不偏执于德。上言君主操五音五味,而音乐美食之成,则由大臣任力完成。君主并不以专任某事做成为能,这就是“不德”的意思。一说“不德”即“丕德”,亦通。

    [19]扶拨:就是纠正、校正的意思。拨,倾斜,不正。

    [20]坏险以为平:把险峻之处整平。险,此处指高峻不平。

    [21]入枉而出直:曲进而直出。枉,弯曲。

    [22]贤佐:另本作“贤相”。制举:法度的运用。制,制度,法度。举,兴举,实行。

    [23]博而不失:指法度全面详尽而无所遗失。下文所谓“备能而无遗”,即与此意相承。

    [24]是:此,这个。

    [25]章道以教:即彰明治国之道以教民。

    [26]期:约。

    [27]兴善:兴起于善政。

    [28]成轴:现成的法度。

    [29]不究:车轴插入车轮孔中不旷,亦即粗细合适,即是“不究”。究,物在洞中。不究,与下文“不塞”相对。塞,即轴过粗不能插入的意思。

    [30]迹:足迹。履之宪:楦头在鞋中。制鞋用的木制模型,俗称楦头。宪,通“楦”。此句承上句,轴多适用各种车轮,就像鞋楦头在鞋中一样顺适。

    [31]适善:非常适合。

    [32]仙:郭沫若云:“仙”当读为“选”。选择,选用。

    [33]谕教者:主持教化世人者,即统治者当局。取辟:即“取譬”。取法、借鉴之意。

    [34]淯(yù)阳:即育养。淯,同“育”。

    [35]化生:演变化生万物。

    [36]法崖:即畔崖。指边际。

    [34]是而无非:谓“是”则不是“非”。无非,即不是非。

    [38]交来:交并而来。指是非而言。

    [39]苟:假设。信是:诚如此。

    [40]以有不可先规之:意谓是与非必定不能预先预料它们。规,通“窥”。引申为预料逆知。

    [41]识虑:辨识与深思熟虑,即辨认细想。

    [42]卒而不戒:指突然到来而不能戒备。卒,同“猝”。突然,仓促。

    [43]畜道以待物:积累规律性的东西应对事物的出现。畜道,即积累关于规律性的理论、原则、认识等。

    [44]物至而对形:新事物一出现就拿来与已积累的原理模式相对照。对形,即“对型”。

    [45]曲均存矣:比照已有的范型,事物的曲直是非就都弄清楚了。

    [46]偏环毕善:全部完备,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偏,指局部。环,指全体。

    [47]巨获:规矩,法度。两字为“榘镬”的异写。

    [48]周于德:全面修养德行。

    [49]审于时:明辨时机。

    [50]遇:结合。

    [5]会:机会。

    译文参考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这是讲君和臣各自的名位和本分,即君主的职责在于发号施令,其出令像操五音;而臣子的职责在于尽心竭力执行政令,其出力像调和五味。人君在上发令是安闲的,所以位居于左;人臣在下边出力办事,是辛苦操劳的,所以位居于右。五音虽不同声却可以协调成音律,这是说人君出令不是随意而为的。因而没有什么情形是不顺应实际的。顺从实际,所以法令通行无阻,政事取得成功。五味虽不同而可以调和成美味,这是说人臣出力办事没有任意胡为,因而便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得其宜的。凡事能各得其宜,则事情做得得力,财富就有增长。人君出令,专为匡正国事而不是为满足私欲,与民同爱而并非独行其是。如此施德而无私,则四海归服。人臣出力任事,共同恪尽忠心而并非争夺私利,不失本职又不猎取虚名,如此相互尊敬而无所忌妒,则天下男女百姓都将和谐共勉。君主“五音”操控得不好, 风调韵律就要散荡,散荡了事情也就败坏了。人臣“五味”调配不好,则民众生活得不到供养和管理。得不到供养和管理,百姓则离散逃亡。君主大臣各自尽其本职,国家就会安宁了。这就是“不德”的大智慧。

          “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德之节。”这是讲绳墨可以用来校正偏斜使其端正,准尺可用以破除陡险归为均平,钩规用以随着弯曲量出直线。这些都可用来说明圣君贤相对于国家法度的运用原则。法制完善而不缺少,度量衡及其工具详尽统一而无偏颇,因此君主能依靠法制的完善功能治国理民而没有遗漏。国家还是那个国家,民众还是那些民众,夏桀、商纣两君却因荒淫无道的乱政而败亡,商汤、周武两君却因政教清明而兴盛。彰显文教来教化百姓,明示法度与百姓为约,民众齐心向善、使守法从善成为日常习俗和风尚,这就是商汤和周武王以德治国所取得的功绩。所谓多备各种规格的轴,才能成其为轴。轴的粗细规格多,就不会放入大车轮轴洞旷荡不紧,放入小车轮洞塞住不入的情况。就像按照足迹的大小做成各种鞋楦子,根据这些模型去制鞋又怎么能够不合适呢?之所以非常合适,在于准备得完备,可供挑选着来使用,所以不会因缺乏而出现不够用的现象。所以主持教化的人就应该取法于此而有所借鉴。上天养育世间万物,多得难以估量;大地造化生长万物,多得无边无际。所谓是就不成非,非不能成是,然而是、非常有,必然错杂来到。果然是、非如此复杂,就必定不能预先来预料它们,就必定不能预先来识别它们,这势必会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因此圣人只能增加自己的见闻,积累自己识辨的经验来等待是非。是非来到就加以比照,是非曲直也就能识辨了。所以,圣人总是要博闻多见,积累规律性的理论、原则,以此增广见闻、积累辨识经验来认识新事物。新情况一经出现,就与这些旧有的理论模式相参照比对,是非曲直就一目了然了。 减,是全的意思;溜,是发的意思。说的是妥善对待。就是所谓减溜大成。成功之道,一定要有规律法度可循,必须德行周全,必须明察于时机,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品德,与所担当的事业相遇、交会,像将两半兵符合二为一那样密合无间。所以这里要说把握时机的品德大节。

    核心内容解读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是说君主与臣子的职分。以五音不同声而能调和比喻君主发布政令畅行,以五味不同物而能调和比喻臣子出力政事成功。君臣各尽其分,则百姓安居,国家安宁。这被称之为伟大的德行。从现代的管理学角度看,这种在其位谋其政,职责分明的观念,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的。

          从春秋到战国,中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变革,就是从贵族社会变成了官僚社会。贵族和官僚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就在于贵族是世袭的,他们垄断着政治资源,贵族的教养非常复杂,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都得沾;而官僚不世袭,官僚对政治资源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退休了或者离职了就没你什么事了,而且官僚体系会有非常精密的分工,不需要你那么全能,你懂你自己管的这摊儿就行了。

            齐桓公的霸政,号称是要修复西周的旧制度,其实是搞了很多通往秦汉的新发展。例如,在葵丘之盟中的约定“士无世官”强调的就是不要世袭,“官事无摄”强调的就是要有分工,这个都是官僚社会的特征。

          “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德之节。”这些比喻用绳墨、准尺和钩规来说明圣君贤相的法制完备对于国家运行良好的重要性。成功的秘诀在于,制度管理有准则、君主大臣有品德,客观时机要看准,各方契合,大业可成。

          本段内容还有:“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物至而对形,曲均存矣。”这个观念显然在哲学上受道家影响最为明显,特别强调君主要知道、执道、体道,与道相契。“畜道以待物”,是积累规律性的理论原则认识等,应对事物的出现。而“物至而对形,曲均存矣”,是说新事物一出现就拿来与已积累的原理模式相对照,是非曲直就一目了然。这样的论述,显然是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认知明确而深刻,也特别凸显了管子中务实的精神。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管子其人

              管仲这人非常了不起,但是他最重要的能力,无疑是微操,就是细微具体的操作。管仲的出身并不高,却把复杂的政治关系平衡得那么好,这个需要特别高的微操水平。至于施政的理念,提出时也许很震撼,但因为后来大家一直都尊奉,就习以为常了。越是有深远影响的理念,后世看越平常,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管仲显然是特别被关注的人物,先秦诸子都很愿意谈他,问题是先秦诸子差不多都是和管仲相反的。管仲长于实践,诸子几乎都是理论派,实践一个比一个失败,诸子的关注点,肯定是有点各取所需。

          说一下主要几个流派。

          先说儒家。孔子对管仲是很推崇的。孔子看重的是管仲捍卫了华夏文明,所以管仲虽然有缺点,也不妨碍他达到了“仁”的标准。孟子说,齐桓公是把管仲当老师的,所以才能够一点不辛苦就称霸了。荀子说,齐桓公是五霸里功业比较大的,虽然个人品德不高,骄奢淫逸,背信弃义,但为什么能成霸主呢?因为他有“天下之大节”,而所谓“天下之大节”没别的,就是完全信任管仲。

            再看法家,韩非子最喜欢阴谋论,不相信儒家理想中那种君臣无条件信任的关系,所以他讲的管仲故事画风是这样:管仲和鲍叔牙在一起分析齐国的形势,如果发生动乱,能即位的,要么是公子纠,要么是公子小白。咱们分头行事,各辅佐一个。将来不管谁成功了,就推荐对方,这样对我们大家都好。所以,正是这个两边押宝的策略,让管仲和鲍叔牙后来都成了人生赢家。《韩非子》里管仲立法的故事很多,都是法家思想的展示,

          道家及杂家也都有关于管仲的描述《庄子·徐无鬼》一篇里有管仲的遗言: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探望他,问谁可以接替他。管仲让齐桓公自己说。齐桓公说:“鲍叔牙。”管仲说:“鲍叔牙不可以。因为鲍叔牙道德太高尚了,眼睛里不揉沙子,缺乏包容性,而人类谁没有缺点呢?所以鲍叔牙严厉作风,既会让国君你受不了,也会让老百姓受不了,他自己会倒霉,国家也危险了。”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管仲回答说:“不得已的话,隰朋还可以。因为隰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道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能管。不得已,就用隰朋试试。”

          《吕氏春秋》里则有另一份遗言。这份遗言更有名,因为后来司马迁略作简化,写进了《史记》里:齐桓公问管仲,你要是不在了,谁可以辅佐我。管仲说:“知臣莫如君。”也是先让齐桓公自己说。齐桓公先提出易牙。易牙是当时最顶级的大厨,传说,为了让齐桓公解馋,他杀了自己的儿子,煮给齐桓公吃。管仲说:“杀子来投合君主,这不合人情,这样的人绝不可以。”齐桓公又提出公子开方。这是卫国国君之子,但追随齐桓公十五年,从来也没回卫国探望父母。管仲说:“背弃亲人来投合君主,这也不合人情,这样的人不能接近。”齐桓公又提出竖刀(又称竖刁)。这人也就是《左传》中的寺人貂。管仲说:“能够自宫的男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这样的人不能放在身边。”然而管仲死后,齐桓公到底没有听管仲的话。后来齐桓公到底被这几个人害死了,死得很惨。

          以上战国诸子的著作,虽然每个人都是在借着管仲说自己想说的道理,但是提供的管仲形象,仍然有一种共性。

          首先,管仲是成功人物的代表。而且他的成功有个特点,就是他在君主面前,不是卑躬屈膝的,而是很高调。

          第二,管仲道德境界并非最高。这是在孔子那里定的基调,但说管仲私德不太好不一定是想贬低管仲,而是想说,做大事的人,本来道德不一定要最好。

            第三,管仲善于洞察人性。这一条和前一条相反相成,道德过于高尚,是违背人性的,所以有些道德过高的人,比如为了君主不见父亲,可能被看作臣下的美德,往往虚伪,别有用心。顺应人性,才能虽然达不到道德高标,却不跌破道德底线,也更容易把事情办成。

          最后,管仲充满实用主义精神。管仲不喜欢唱高调,而是针对具体问题,拿出解决方案,这叫因势利导,论卑易行。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管仲形象,实际上是对战国时代流行的管仲形象的一个总结。虽然不见得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管仲,但却构成了一种民族的文化记忆。

          后世的人,自我评价或者评价别人,提到管仲,往往就是想到了这些特质,当然侧重点不同。诸葛亮自比管仲,所以诸葛亮把刘备衬托得没存在感了;东晋的王导被人评价为“江左管夷吾”,江东的管仲,则是说他像管仲一样有捍卫华夏文明的大功。

    参考资料

    《刘勃的国学课2》,刘勃,“得到”课程,2023年12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子》学习第74天《宙合 第十一》第2~3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v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