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是公认的难文。难教,难学,难懂。它是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文学性象征性极强。于学生而言,全文既无顺序又无情节,纷繁杂乱,且语言晦涩陈旧,年代久远。而王老师广阔而明朗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将阻碍清扫,引领学生入文,入情,入境,以至于学过文章之后能够自主建构表达出“鲁迅”的心声,腾涌起对文学家鲁迅关乎民族的责任的无限崇敬……
王荣生教授将阅读理解分为三种状态:1.表层解码;2.篇章格局;3.情境模型。且以此为据,小议王老师的课堂带给我的震撼。
1.补充资料,助表层解码,高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王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鞭爆”“膝髁”“伽蓝”“皱蹙”“虹倪”等词语,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和语文经验来猜想,尔后马上出示与之对应的时下表达形式“鞭炮”“膝盖”“寺庙”“皱缩”,教得清楚。短时间内学生经历了:模糊—思考—明确的三进阶。随即,王老师又抛出“为什么不换成现在的词语”一问,奏响了本节课思考的进行曲。
而对于理解“云锦”一词,学生没有见过云锦也无从产生明确的想象,王老师马上出示资料给予补充,敏锐,新鲜,清爽。
2.补充资料,谋篇章格局,引学生走进立体形象的文学世界。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策略,而王老师细致引导学生三步走:找出文段——朗读——抓出关键词。这令我联想到麦肯锡方法。虽是一小小环节其实质蕴涵着对学生语言建构和思维发展的训练。
主体部分,王老师由课后练习二入手:这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这是一个大问题。以往执教本课的我,总觉得这问题扁平无聊。
但经王老师一分解转换为“哪些地方令你认定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学生有的挖掘了,探讨渐进佳境——在师生共读中提炼出文中所现景物。王老师将表示景物的词汇一列排开,宛若一条河,它们就这么以“河”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守着这条景物之“河”谈感受说联想,而它们却又交织在鲁迅先生梦里。一切都愈发立体而真实了。如此,这“好的故事”也成了一条河,王老师与学生在河的这岸仰望深思——鲁迅先生于那个时代的“孤独”“苦闷”“怅惘”之中仍然昂然坚毅地“希望”着,鲁迅先生这希望“美丽”“幽雅”“有趣”,王老师和学生的这“仰望”与“深思”同样“美丽”“幽雅”“有趣”,以至于无穷。
此阶段资料的补充,博观约取,扣紧了单元语文要素,更扣准了学生学习所需,高明,浑然天成。
3.补充资料,诵读反问,带入情境模型,促进生成与文学性升华。
补充资料以《故乡》的结尾,强化关键词“希望”,以反问的形式,促使学生思考:现实如此黑暗,为何你鲁迅还要苦苦寻觅?创作即呼告,是学生在河岸这边对着岸那边的鲁迅呼告:前程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才有路。向您致敬,永远的鲁迅,永远的民族魂。
反复的诵读,肃然庄严,令人沉醉感动。
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渗透思维发展与提升,携手审美鉴赏与创造,不忘文化传承与理解,多维理解的学理模型,聚焦“好的故事”,生成“好的课堂”。实在令人受益匪浅,以至于无穷。请允许我引用何其芳诗句做结: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广阔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