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假,我们都少不了置办年货。以前没生娃没买车时,我们并没有怎么考虑年货的事,大多时候还是跟着长辈去拜年。
如今孩子车子都有了,是个小家庭了,也得操办得像个样子。昨天去年货市场办年货,买来的东西,三分之二都是为了给长辈拜年用的。
在第一家店盘货时,老板娘听出婆婆的口音,继而自报家门,没想到她和我的老家更近,是同一个县城的。啊,这一问,就马上说所有货物都按批发价给我们。我一听,当然觉得好,于是,打算拿5个礼盒,接着进店继续找一些自己想吃的小零食。
我婆婆又到对面去转悠,打听到同种商品的价格。接着回来问第一家店的老板娘,老板娘说50一盒,婆婆说对面才44。老板娘一直否认,说不可能不可能,他卖这个价肯定从中抽东西了。我挺尴尬的,一直以来,我们这一代买东西,基本不回讨价还价,我还担心婆婆看错了。
婆婆和老板娘谈不拢,就回到另一家,我继续待在老乡的店里。趁我继续看得工夫,老板娘又凑到我耳边说:“叫你婆婆回来,我也给这个价。”
诶?这还真可以讲?利润空间这么大?好吧,我便走到对面,和婆婆说这边的价。她听了,也不愿意过去,说:“还说是老乡,开口价给那么高,批发价也比别人高不少。”这又让我尴尬了,好吧,谁跟钱过不去呢?婆婆说的也不无道理。我只好离开那家店,来到这家相对实诚的店。
要结账时,这家店又突然说不够货了,让我们去另一个地方拿货,同样的价。这一来,我只好厚着脸皮去第一家把刚开始要的那5盒买过来,付款的时候,老板娘的脸色明显不好看了。唉,太难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