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是罪人。他用一把无形的小刀,把世界切割成碎片。每片碎片就是我们熟悉的分类。分类提升了效率,但是建立了壁垒,使得整体变成了局部,每个人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装着这些操作系统的我们,相互很难沟通交接,造成我们再去回不去,回不到我们群体这个整体,因为局部之和小于整体。
我们熟知的领域也是这把小刀的产物,我们通常把领域划分为财务领域、人事领域、供应链领域、营销领域等等。我们的系统通常是按照这种领域边界来进行建设的。几十年运作感觉没有什么问题,那现在有什么问题呢?举个例子你去出差,你首先到人事考勤系统提一个出差单,然后去商旅系统预订酒店机票,一段时间后去财务系统提报销单,最后人事的工资系统会提醒你报销已经到账。一个人一个场景,为什么要到这么多系统操作?通常我们会认为这很正常,系统训练我们成了习惯。
如果没有亚里士多德的小刀,出差看作一个场景的话,那出差是端到端的、360度的,是一。 那我们当前整个系统架构设计,其实并没有按照场景来实现。我们会把场景缩小在一个领域或者一个系统的边界内,造成用户不断在各个系统切换。这种小场景某种意义上是不及格的,因为他没办法做到真正的以人为中心的360度。人或者场景,本质上是整个生态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它既独立,又和整个生态融合为一体,这个生态就是数字化世界。
从人或者场景的角度它是没有分类的,那么从系统实现的角度它又是需要分类。不分类在前,分类在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