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一)

作者: 岁议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00:04 被阅读0次

      世人如若知我,便可知我的道,反之亦然,我的道虽然难以说出来,说出来也未必能懂,但我还是要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

      这样以我之道,所有人就都可以道了。

      那么我应该告诉世人我的名字,当他们想起我的名字时,心中会产生一个道的轮廓,可这并不能让他们直接知道,因为即使只是一个轮廓,也是难以捉摸的,这个难度会让人刚想起时,立刻就想放弃了,但人们还是会去想这个轮廓,甚至想直接就明白道,然而这种事几乎是不可能的,道并非是想便能够知道,还应该使自己更加契合道。

      世人对道的追求是任何事物都不可磨灭的,而我们本身的存在也在道里,只是我们常常会忽视它。

      所以我的名字会被很多人知道,只是这不是一般的名字,这是一个轮廓,形状。即使如此,知道我道的人却依然少之又少,我当然不吝啬告诉所有人我的道,但愿意知道的人也少之又少,只因他们并不需要,真正需要的人,已经在开始听我说了。

      这是来自天地刚开始的道,那时候的道,还是混沌的状态,如果非要去形容这片混沌,我能想到的字就是无!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最初的道就是无。

      一个人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去主动追寻道呢?大概会在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下吧,这个时候的人需要想方设法的去填补他的内心。大多数的人会在这样的状态下放弃,只有少数的人才明白,这是想要让他去追寻道。只是我刚才说了,天地最开始的道是无,所以道并不能去填补内心,只会让你的内心越发的无,而这样的无,却又是道的本源,这个本源是无比玄妙的,你只有去锲而不舍的追求它,才能慢慢的体会。

      因此失去并不可怕,没有了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天地并非是简单而是玄妙的,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没有烦恼了。

      世人之所以会有烦恼,便是因为他们能够有!

      天地初生的道后来渐渐的衍化了世间万物,这种衍化就是有,有是万物的一切证明,因为有,我们的生命才会出现,因为有,我们的生存才有更多的可能。这也导致了欲望的出现,想要拥有更多,没有边际的欲望是有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的本质,而没有和失去便都会产生烦恼。

      如果说有和无两者什么区别,区别应该就是:无能够克制有的欲望,有印证了无的奥妙。

      这二者都是因为道而产生的,世人若想追寻道,应该从这二者里面去追寻,碰到任何事物都应该去从这里面去思考,那么就没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了。

      想明白之后,又会觉得非常的深奥悠远,仿佛和道只隔着一扇门的距离了。

     

     

     

相关文章

  • 郭店楚简《老子》中的无为

    一、无为的概念 “无为之术”概念有三,一曰“无为”,二曰“为无为”,三曰“无为而无不为”。楚简“无为”写作“亡为”...

  • 无为不是无为

    无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无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什么都不做,这也成了很多人为自己的懒惰、消极,逃避责任的借口。 但是老子...

  • “无为”之为(一)

    四年级来的转学生,我们相处也快两年了,但是我发现我很难走进她的内心,对她我也是束手无策。同事说你们已经错过了一开始...

  • 无为非无为,有为为无为

    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国际完形大师Tucker Feller在深圳和成都培训时学员的记录。“当他们忍...

  • 老子&庄子の无为

    老子是无为之有为,实为有为者。以果倒推成因,取大为无利之大利,无为只是一个虚着。 庄子是无为之无为,实为无为者。以...

  • 无为板鸭——【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2/30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无为人,当然得介绍一下我们无为的特产——无为板鸭啦! 起源: 无为板鸭源于明太...

  • 无为

    无为与有为,无为不是躺平,无为是接受一切已经产生的相,无为乃是不启任何抗拒的情绪, 接受接纳,和转化。

  • 无为而不无为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虑。“豫”,有所预备,也就是古人所说“凡事豫立而不劳”。一件事情...

  • 无为学习,学习无为

    无为心法识主力 无为战法擒龙头 学习方法: 有的学员可能心里很着急,这么多课程,吸收不了,怎么学习?大家现在慢慢学...

  • 学习《道德经》笔记整理

    如何正确理解“无为之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的前提是有为。因为有无相生。“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d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