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我们这里说的连络穴和本经上的络穴概念不同,这里是指的各大经络气血灌注的起始点和结束点,而络穴是各大经络结合心包经的通联联络点,要分清。
肾经:是上行的经络,从脚向上行。主运行在酉时。承接膀胱经的束骨穴,起于涌泉穴,在大赫位内联肾脏。在神封穴位络过胃经的乳中穴部络导给心包经的天溪穴。
心包经:是下行的经络,两条线,一条是从胸向下行到手,另一条分支是下行到腿脚。行在戌时。承接肾经的神封穴,起于天溪穴,在天溪穴位内联心包腑,在劳宫穴络连于三焦经的中渚穴。
三焦经:是上行的走向,也是两条线。一条是从手上行到眼。另一条分支是从脚沿着后背上行到天髎穴。行在亥时。承接心包经的劳宫穴,起于中渚穴,在丝竹空位连络胆经童子髎穴。
三焦表行在手臂到头,其内经是通联全身每一条经络的,这有阳跷脉和阳维脉相关联。在肩背处穴位与大肠小肠胆膀胱各大经相络连,所以任何一条经络出问题都容易直接牵连三焦经。
胆经:是下行的走向,从眼到脚。行在子时。承接自三焦经的丝竹空位,起于童子髎位,在日月穴位联胆腑,在足侠溪穴走脚底连络肝经的行间穴。胆经通联跷脉维脉,故影响一身经脉。
肝经:上行走向,从脚到胸。行在丑时,承接自胆经侠溪穴,起于行间穴,在期门穴联肝脏,并络连肺经中府穴。
肺经:下行走向,从胸到手。行在寅时。承接自肝经期门穴,起于中府穴,在云门穴联肺脏,在鱼际穴络连大肠经合谷穴。
大肠经:上行走向,从手到头。行在卯时。承接自肺经的鱼际穴,起于合谷穴,在迎香穴连于胃经的四白穴。同时,大肠经在肩膀肩髎穴与跷脉相连,通过维脉脾经通大肠。故大肠募穴在胃经,而胃经易寒瘀。
胃经:下行走向,从头到脚。行在辰时。承接大肠经迎香穴,天鼎穴,起于四白穴再上冲到承泣穴,下行到腿,在陷谷穴经肝经太冲穴部连于脾经太白穴。同时,胃经头维穴络脑连接胆经三焦经。
脾经:上行走向,从脚到胸。行在巳时。承接胃经内庭穴于周荣穴络连心经极泉穴。脾经连肝经章门穴入脾脏。
心经:下行走向,从胸到手。行在午时。承接脾经周荣穴于心经极泉穴到手。心经在劳宫穴连小肠经前谷穴入小肠经。
小肠经:上行走向,从手到头。行在未时。承接心经劳宫穴络胃经过眼连接膀胱经睛明穴。同时在臑俞穴与维脉跷脉大肠经脾经相连,下通于胃及小肠。
除了十二大正经之外,奇经八脉在其中相互交错,来回运动,一方面沟联了各大正经之间的交汇,一方面交通了各大正经之间功能的辅助。各大经络上的有些穴位没有相互交汇,是各大正经在气血灌注期间同时运行这些穴位,是在同一时间点共同进行的。
子午流注不仅仅是对于整条经络及脏腑来讲的,更有经络上的穴位的流注。并且,内外相应,穴位气血流注的多寡反而是引起经络及脏腑病变的基础。调整好了各个穴位的问题,那么经络和脏腑的问题都会改变。这个与河流状态近似,当河流出现外溢漫灌的时候,并不是整条河都出问题,而是河道上的某个点出现了淤堵造成的。我们只要解决了这些个淤堵点,那么河流就能慢慢的恢复畅通。当整条河都出现问题的时候,那这条河就废了。如果河道畅通无阻,怎么会发生河水外溢的情况呢。
有人可能会说下大雨发洪水不也会造成河道外溢吗?下大雨造成的发大水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在人体不存在下大雨的情况的,没有人肺和脾胃能够强大到下大雨那种程度。如果人体中存在下大雨发洪水的情况,反倒是好事,那人体的能量只会越来越强的。
人体和自然情况很类似,当整条经络都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这条经络就废了,经络报废也说明脏腑接近报废了,人体也就也就接近报废了。大部分的经络出问题一般都是部分气街段,部分穴位出问题。从这一点来说,人体和河道的区别在于人体是气血不能灌注经络穴位造成的经络干涸,进而造成脏腑干涸,近似于河道源头无水的情况。
换算过来讲:上游充足,下游旺盛。上游阻碍,下游亏虚。上游枯竭,下游断流。这是气血在人体运行的基本概念。气与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气不足则血不能畅通运行。血不足则脏不足,则不足以生气。从现代人的表现来看,气不足造成的血不能畅通运行非常少见,绝大多数都是血不足造成的生气不足。
人体的气血流动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一个周天是一个循环,一天一夜是50个循环。)但这个循环,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并不是说所有的气血都平均分配在每个脏腑之内的。并且,这个循环指的是人体运行的一个周天,是从头到尾的气血的运动,要到达每一个人体的末核,并不一定是一个圆圈,也会存在来回运行的状况,倒替运行的状况,不是特指的一个圆形循环,只要是整体的衔接,我们就认为这是一整个大循环。
比如说,在膀胱经的运行时刻是下午申时,三点到五点才气血充足运行,但在其他的时间,膀胱经不是不运行,而是不如申时强盛。在某个时刻,连接膀胱经的腧穴都会在自己的时间输注膀胱经的。辰时的胃,午时的心等都会输注于膀胱经的,膀胱经都要接受这些输注进行循环处理的。
每条经络都是这样的。只有在自己的时刻,才会调剂大量的气血来专供自身脏腑和经络进行修理和滋养自身,其余的时间,是在为其他脏腑服务。所以呢,对应时段来调理这个脏腑的效果要好很多。
每个时辰对应着某个脏腑,在这个时辰之内,气血是偏重于这个脏腑的,离开这个时辰的时候,气血的量会降低对这个脏腑和经络的供应,以充足于供应下一个时刻的脏腑。阳经在自己的时刻,阳性最旺。阴经在自己的时刻,阴性最旺。
只有正常的输注流动,才是十二经子午流注,如果发生了障碍了,那么十二经的子午流注就会发生阻滞。阻滞在哪里,哪里则病,下一经也会因为上游不足而病。和河流近似,大河流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各个经络都是相互衔接的,当上一个脏腑不能很好的接受气血的灌注,那么这个脏腑一定会受到上游不足的影响的。
在同一条经络中也是如此,一条经络上的穴位如果发生问题了,也会影响其下运行穴位的气血受纳。一定要让十二正经做到正常的衔连沟通交接,才会让所有的脏腑都可以承接源头,下灌充足。
还是举膀胱经例子,因为他牵涉的问题最多,如果说昆仑穴有问题了,那么后面的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到至阴穴这一段经与脉,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血与气的供应量达不到所需,会有这几个穴位的虚弱情况发生。
上影响下,昆仑穴的上部穴位呢,就会因为气血下不去而发生堆积的情况,产生实症,比如说起红点,溃破等情况。而这些实症也会步步堆积影响,影响到了内脏的腧穴,就会造成内脏和膀胱经的疏通不利,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内脏的堆积,造成内脏出问题。
同时呢,这样的情况也会产生膀胱自身的实症现象,小便的不利等。往下继续就是肾经,肾经受纳不足,也会产生虚症,久而久之,肾能自然不足,其所主控的所有功能都会逐步衰落。
当然,穴位的虚弱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能够感受到,比如这一段位置的发痒,冰凉,疼痛等情况。这些穴位拥堵,还会直接反映到人的情感上来,比如突然在某个时间点感觉精神压抑或者情绪高昂,这就是穴位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到神所造成的。
全身的每一条经络都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因此呢,一个点会破坏掉一条经络,一条经络牵连到几条经络,慢慢会坏掉一个器官,进而牵连到坏掉其他器官,伤害到心神,就无救了。这个时间线是非常久的,有些人长到几十年才会显现。
这是子午流注在全身运行时普遍发生的情况,而这些易于发生问题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穴位,每一个穴位发生问题,都能在我们身上显现出对应的反应来。
大的反应,可以从某个脏器控制的功能表现出来,比如说脾主思考肌肉,肾主记忆和大小便,肝胆主情志和眼睛等,其他的篇章中有功能描述,这里就不多讲了。
凡是出现这些大的反应和表现,我们就能知道是哪个脏器经络的问题了,然后再从这条经络上去寻找安排调整是哪一段,是哪一个穴位引起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