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尊敬“文化人”的传统,不管是哪朝哪代,文人都属于“特殊群体”,不管是擅长诗词歌赋,还是精于笔墨文章;不管是隐居村野的世外高人,还是登堂入殿的高官显贵,只要“文”出了名,不仅能享誉天下,而且还能千古留名,为世人顶礼膜拜,千古传诵。
文化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骨子里”的高傲与气节。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1948年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最后因饥饿和胃病去世,临死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这就是文化人的骨气与气节。可以说,这种文化人的骨气和气节是当前的一些所谓的文化人所望尘不及的。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即使落到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地步,却还要与人争论“茴香豆中茴字的几种写法”,因为偷书被人打断了腿,还要争辩“读书人的事,偷书算不得偷”的道理,想方设法地维护文人的一点颜面。
古代尊敬读书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教育落后,造成文盲多,读书人少。于是,识文断字就成为很多人仰慕的对象。时至今日,文盲现象已经基本被扫除,几乎人人都能够看书识字了,单单认识千八百个方块字,读过几本书已经算不得文化人,起码不会被他人作为文化人尊重了。于是就有人想方设法地去谋求一张“学历证书”,大学毕业、硕士、博士学位乃至博士后的头衔。于是就有了“野鸡大学”“山寨文凭”和“学术造假”。不久前爆料出来的某位演电影的人,不知如何拿到了博士文凭,还混到某知名学府从事“博士后研究”,恐怕其人所图也是对“文化人”的尊重。从这个案例中也可看出,其实在很多人的心里,还是很崇尚“文化人”头衔的,要不然为什么既做了“明星”却还要做“博士后”,“博士后”与演电影何干,让人真真的是想不明白。
实际上,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尊重文化人的风气却并未消失。如今,文化人的符号已经不是读了多少书,拿了什么学历那样简单了,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也不单单是看此人的学识多少,而是越来越多地要看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素质。关于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用四句话进行了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四句话在很多文章中被广泛引用,证明梁晓声先生对于文化的理解真的是太精辟了。
文化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一个人也许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但却能够把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兼收并蓄,根植于内心。良好的修养来自于良好的教养,这种教养或是来自良好的家庭教育,或是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或是得到过良师指点。这种修养不加修饰,不需雕琢,不论在什么场合,不论对何种类型的人,都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自然流露。假装有文化的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出貌似很有修养的姿态,但终究不能掩饰其内心的空虚,虚伪的“修养”甚至比那些没有修养的人更加令人厌恶。
文化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法律、道德、伦理都是提醒人们、约束人们遵守某些行为规范的手段。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力,如果触犯就会得到强制性的制裁。道德是以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观念来保证的行为规范,触犯了道德规范就会受到公众谴责。伦理是对道德的理性探寻,违反了伦理纲常就会被公众所唾弃。但文化却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最高规范,真正的文化修养,不须提醒、不须监督、更不须强制。
文化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每个人都追求自由,文化人更是如此。古代对文化人的记载,多有不循旧制,不拘小节,云游四海,刚直不阿的描述,但文化人所追求的自由都是有“底线”的,虽“不循旧制”但能“明辩是非”,“不拘小节”却能“知书达理”,虽“云游四海”但能“入乡随俗”,虽“刚直不阿 ”也能“进退有度”,绝不是姿意妄为。不论做官还是做学问,真正的文化人都有强烈的“底线思维”,为官者不贪,致学者不虚,既使做了商人也能做到“童叟无欺”,这才是真正有素质之人。
文化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善良是人的美德,“乐善好施,扶危济贫”是一种品德,“已所不欲,匆施于人”是一种境界。处处为他人着想,怀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心理,会展示给别人大度之美,慈善之美,得到人们的赞美和祝福。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是人们心目中的好人。
文化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装是装不出来的。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基本普及的今天,许多读过书的人尽管表面上文质彬彬,但是却做出“霸座男”“撒泼女”之类“有侮斯文”的行经;许多读书不多却偷机取巧拿到博士头衔的伪专家;还有那些胸无点墨却戴上眼睛装文人的骗子,都应该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