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臣服呢?”孔子回答:“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上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如果用人相反,百姓不会服从统治了。”
[阐释]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也表现在选用人才。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衍生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人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任人唯贤”的思想超越时代。
这就要求为政者必须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亲贤臣,远小人,奸佞误国,这样的故事历史上举不胜数,也是统治者不明辨是非,给了佞臣小人机会。
举贤德以服众,举正直以治事,君子居上,邪恶退,正又得以伸张,社会风气端正,老百姓自然心悦诚服。
否则,社会矛盾积聚,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小人得志,君子处民位,社会风气毁损,民心不齐。得不到民心,统治摇摇欲坠。
现在我们从严治党,扫黑除恶,给百姓以清明社会。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心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的成功经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10357/2dfe719149a6013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