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微尘
为什么要让民众信服和如何让民众信服

为什么要让民众信服和如何让民众信服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6-18 11:42 被阅读0次

    《论语•为政篇第二•一九》,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钱穆译】鲁哀公问:“如何使民众服从?”孔子对道。举用正直的,放置在邪曲的上面,民众便服了。举用邪曲的,放置在正直的上面,民众便不服了。”

    【杨伯峻译】鲁哀公问道:“要做些甚么事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若是把邪曲的人提拔出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

    【傅佩荣译】鲁哀公问说:“要怎么做,百姓才会顺服?”孔子答说:“提拔正直者,使他们位于偏曲者之上,百姓就会顺服;提拔偏曲者,使他们位于正直者之上,百姓就不会顺服。”

    举直错诸枉是一个比喻,意思是把直的东西放在弯曲的地方上面使之变直,引申为提拔正直的人来领导教育邪曲的人。这里的直就是和曲意义相反的那个直,我想到了另一个直,在《宪问34》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直”大家各抒已见,说法很多了。有人译“正直、公直”;有人译“值,适量的代价”;有人译“坦诚面对”等,实际上我们何不简单一些,就译为正直,任凭自己真实的内心,非怨也非德。

    这段文字是讲在选拔人才的问题上怎样使百姓顺服的事,一句话:“举直错诸枉。”公正的来领导偏邪的,这样百姓才会臣服。孔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用人方法,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干部的选拔标准,不是“任人唯亲”,也不是“任人唯贤”;不是IQ高,也不是EQ高,有人说应该是一种综合体,既亲又贤最好,用着放心,还有能力开展工作;IQ高EQ也高最好,既有能力办事,又有能力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但现在干部的素质大家有目共睹,水平参差不齐。有能力的平步青云,没能力的也一帆风顺;有关系的飞黄腾达,没关系的也长袖善舞。在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姑且不论他(她)们的能力如何,单说一个字“直”,他(她)们能做到吗?我看他(她)们够弹、够柔、够曲的,一个个钻营圆滑、八面玲珑。如果长此以往,民何以服?

    【再读补漏】本章孔子讲了一个让民众信服的方法,那就是“举直错诸枉”,用白话来说,就是任人唯贤。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我们可以从本章了解二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让民服。《论语注疏》介绍了问话人的情况,正义曰:……哀公,鲁君也。问於孔子曰:“何所云为则万民服从也?”时哀公失德,民不服从,哀公患之,故有此问。原来是鲁哀公是一个无德之人,民心丧失,急于补救,于是向孔子询问不使慌忙离心离德的方法。

    一个国家领导人,或一个单位负责人,如果为人欠缺,品行不端,缺乏号召力,势必会影响民众或下属离心离德,不能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他们就会担忧,就会焦虑,想办法笼络人心,更好地为其服务。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民众信服,孔子直接回答说“举用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曲的上面”就行了,也就是说要多任用和提拔正直的人来领导邪曲的人,这样民心自然就归顺了。

    孔子在其它地方对“举直错诸枉”也有论述,在《颜渊篇第十二•二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意思是,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爱护别人。”他再请教如何算是明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没有听懂。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也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房间,看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请教如何算是明智,老师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也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真是含义丰富啊!舜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就自然疏远了。汤统治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不走正路的人就自然疏远了。”

    因为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偏曲的人之上,就可以使偏曲的人也变得正直。孔子这一思想为后世的君主选才治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他的这种政治主张,就是放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我们知道要真正使民众归顺信服,除了执政者要有极高的政治智慧以外,最主要的是他们要以德治国,施德政,行仁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篇第二•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篇第十五•四》)只要施行德政,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民心自然归顺。

    下一章鲁国的权臣季康子提了同样的问题,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于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二•二O》)季康子问说:“要使百姓尊敬、效忠与振作,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以庄严态度面对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以仁慈之心照顾百姓,他们就会效忠;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他们就会振作起来。”

    要使老百姓尊敬、效忠和勤勉,作为领导人应该态度要庄严,对百姓仁慈,还有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当然有些政策的施行,只要执政者一方面关爱百姓,另一方面自身要修德修行,可以不让老百姓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泰伯篇第八•九》)孔子认为,对待百姓,有时只可使他们由我(君主)所指导而行,不可使他们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这些都是讲执政者的德行,只要他们有贤德、有贤能,能够使民以义,使民以时,处处为民众考虑,尽可能多的照顾民众的利益,这样民众信服就不会有问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让民众信服和如何让民众信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tu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