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2-28《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

2021-02-28《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

作者: pattyzqq | 来源:发表于2021-02-28 23:17 被阅读0次

《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

在我刻板的印象中(可能是因为封面照片),维特根斯坦貌似和加缪是差不多的人。最初我只知道他的成就在于明确了语言之于哲学的关系。当毛姆的《刀锋》中有意识的透露出拉里的原型是维特根斯坦后,这极大的激发了我对维特根斯坦的兴趣。拉里这遗世独立般的人物在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时候,这本早已耳闻的书《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书名中的“天才”一下子就丰满了起来:一名天才哲学新秀,解决了哲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语言问题。
这再一次证明了我的思维惯性病是多么严重。
臆想的成分太过严重。不错,维特根斯坦确实是天才,不过这里的“天才之为责任”的意思需要理解为“天生我才必有用”。维特根斯坦在小的时候见到了哥哥废寝忘食的研究钢琴演奏,他深受震动,所以在他的青年时代,寻找到他具有天才觉悟的领域并为之奉献时间和生命,这是他作为“天才”的责任。这个领域就是哲学,罗素作为他的领路人,不如说一开始就成了他发挥自我思想的最有效对手。罗素是维特根斯坦早期找到的最大的泄洪口,让他脑中波涛汹涌的思潮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
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职业选择是非常值得人学习思考的。他出生在奥地利一个大商人家族,因此他并不需要因为赚钱而去被迫工作,他对于工作的选择,每一次都是一次测试,意图看能否在一次次的实践当中找到自己的“天才”所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当维特根斯坦到剑桥去寻找罗素的时候,看起来他并不是特别笃定自己就是要在哲学这条道路上发展,他是抱着一种求证和被肯定的心态去找罗素的,如果罗素否认了他作为哲学家的“天才”,他可能会放弃这一道路。这非常真实,这时期的年轻人不困惑,也只有那些无脑网剧能写出那样的剧本。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底层的原因:那时候的维特根斯坦是会深入思考和强烈在乎自己和他人感受的,这无疑会将他引向哲学,因为哲学会为他解决这些“烦恼”提供必须的帮助,所以他不是真正爱哲学,只是这是他规划的人生路上的必经之地。
没看过维特根斯坦的书,关于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描述的不是非常多,也不是特别的详细。然后在本书中提及到的哲学著作,唯一看过的一本是被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垃圾的罗素的《哲学问题》。所以对于哲学层面的解读可以略过了。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维特根斯坦相当于是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哲学和哲学应该要研究的问题,这对学院派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然后简单思考一下,他好像说的还是对的。
维特根斯坦他哲学观点衍生出的处世观点,在我看来和加缪与萨特的荒诞主义和存在主义是有些类似的,只是他对于传统哲学和对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否定的更彻底,他会建议他的爱徒们都远离哲学这条道路,投身于其他有具体意义的工作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貌似是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搭建,虽然他不承认自己会有“哲学体系”这一种东西。罗素也彻底失去了他的“爱徒”,(最早罗素是想让维特根斯坦来继承他的研究。)
总的来说,青年时代的维特根斯坦会产生更多的共鸣,他的哲学观点是非常值得再深入研究一下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2-28《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gn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