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修慈无量心(二)

修慈无量心(二)

作者: 飞燕绝尘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21:11 被阅读0次

戊二、修慈无量心:

修舍无量心达到标准之后,接着再修慈无量心,也就是说,将三界的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之后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来修。例如, 父母亲哺育幼儿的时候,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只是想方设法使儿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舒舒服服。同样,自己的身语意要竭尽全力用在 使一切有情今生与来世安乐、善妙的各种方便上。

每一位众生都希望自己快乐幸福,唯一追求的就是自我幸福快乐,谁也不希望痛苦哀伤,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 十不善,因此所求与所行已经背道而驰。心里这样默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唯受痛苦的所有众生,如果都能各随所愿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屡次三番这样进行观 修。

最后观想:不单单我自己渴望安乐,一切众生也同样唯求安乐,这一点与自己没有差别,一直修到真正生起了这样的定解为止。

正如经中所说:“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口中所说的话、手中所做的事都绝不能损于其他众生,自始至终都要真诚慈爱。依照《入行论》 中说:“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甚至目视其他众生也应当和颜悦色,绝不能怒目而视。从前,一位专横跋扈的官员一贯邪着眼睛看别人,结果后世转生为一户 俗家灶下吃剩饭的饿鬼。经中也讲述了反目视圣者而堕入地狱等的过失。

身体的一切威仪要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舒心悦意之感,彻底杜绝危害他众,全心全意利济有情;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也不能带有藐视、侮辱、讥 讽他人的意味,一定要说实实在在、悦耳可人的话语;心里也是同样,如果饶益他人,绝不能希望自己得到好处。也不可以凭着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语言等手段使 他人将自己看作菩萨,而要力求达到发自内心唯一渴望就是利益他众的崇高境界。在心里反复发愿:但愿我在辗转投生的生生世世中,就连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也不 损害,一心一意利益他们。

        尤其是,对于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要满怀关爱之情,乃至看门狗以上都万万不要以殴打、役使方式过分摧残。随时随地,一举一动、 一言一语、心心念念都要以仁慈为本。其实,如今投生为奴仆、看门狗而受到众人欺凌嫌弃的这些众生,也是由于往昔身为有权有势之人的时候造下了欺辱、藐视他 人的恶业成熟的报应,而今来偿还宿债的。如果现在自己仰仗着有钱有势而凌辱别人,那么后世自己也同样会变成他人的奴仆来偿还宿债,所以对于那些身居自己之 下的众生更应多一分仁慈、多一分爱心。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双亲、久病的患者等,自己三门尽力做利益事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诚如阿底峡尊者说:“如果对远 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尤其是父母对儿女仁至义尽,恩重如山,如果在父母年事已高老朽不堪之时刺伤他们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我等大师释迦牟 尼佛也曾经为报母恩而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佛在经中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双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 德。”因此,身语意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内心转向正法。

        此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我们言行举止要慈爱随顺关心照顾所有比自己年长的人。

        当今时代我们中的有些人口口声声地说:“要养家糊口没有办法不害众生。”但实际上是有办法的。

        从前,新疆地区的两个沙弥修持圣文殊法,结果面见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对他们说:“你们二人与我没有缘分,你们生生世世的具缘本尊就是 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化现为吐蕃国王的形象,你们去亲近他吧。”于是他们二人便来到了西藏。在拉萨药王山(拉萨布达拉宫西南一山名,西藏四大名山之一)的 后面,看到许多人被杀戮或者被逮捕入狱。他们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告诉他们:“这是国王下令惩治的。”二人心想:这位国王肯定不是观世音菩萨,我 们俩也很可能被惩罚,还是赶快逃走为好!国王知道他们二人要逃跑,便命人将他们喊回来,叫到面前对他们说:“你们二人无需害怕,由于藏人刚强难调,所以我 才显示幻化,我下命令砍杀的这些人全是我自己幻变的。                实际上我本人对一个众生的一个汗毛孔也从来没有加害过。”

        国王松赞干布执掌西藏雪域的国政,并且统辖了局部的四部王国,征服了边境的所有军队,他成办那样广大灭敌护亲的事业,却连一个众生的一 个汗毛孔也没有加害过,那么如今我们只是维持一个虫穴般的小小家庭怎么会没有办法不害众生呢?加害众生的下场就是自食恶果,导致自己今生来世感受无边痛苦 的报应。即使仅仅就今生今世而言,也不能成办丝毫利益。因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除了白白浪费自己的财产受用以外,根本没有谁依靠害众生造恶业而获得财 富的。

        所以说,修慈无量心要像雌鸟养育小鸟一样,雌鸟养育小鸟的时候,首先建造一个柔软舒适的窝,然后用羽翼覆盖给予它们温暖,在雏鸟不能飞翔之前始终如一动作轻柔悉心抚育。同样,我们也要通过身体的行为、口中的语言以及心里的念头慈爱善待三界一切众生。

相关文章

  • 修慈无量心(二)

    戊二、修慈无量心: 修舍无量心达到标准之后,接着再修慈无量心,也就是说,将三界的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之后...

  • 修慈无量心

    戊二、修慈无量心: 修舍无量心达到标准之后,接着再修慈无量心,也就是说,将三界的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之后...

  • 四无量心

    修世俗谛菩提心入手有一个很重要的修法,就是修四无量心。哪四个无量的心?慈无量的心,悲无量的心,喜无量的心,舍无量的...

  • 世俗谛’菩提心”入手-四无量心

    修“‘世俗谛’菩提心”入手有 一个很重要的修法,就是修“四无量心”,修四个无量的心。哪四个无量的心?慈无量的心;悲...

  • 修慈无量心-4

    现在我们认认真真地思维这些道理,看到那些旁生痛苦而观想感受者就是自己会怎么样?我们不妨试一试,自己用手捂住口鼻中断...

  • 修慈无量心(三)

    戊三、修悲无量心: 修悲无量心的时候,观想一位被剧烈痛苦逼迫的众生,希望他远离痛苦。经中说:“观想一名被关...

  • 慈无量心之修法

    二、慈无量心之修法 一切众生皆欲离苦得乐,但是不懂得获得安乐之方法,导致无量劫流转于三界六道,感受无量难忍之苦。通...

  • 观万物,守己心,方为修行

    “无量心”是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 四无量心代表“慈、悲、喜、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

  • 悲无量心之修法

    三、悲无量心之修法 轮回为痛苦的自性,通过慈无量心之修法,明白一切六道众生于我皆为有恩,我应于彼等平等饶益。然而这...

  • 开心般若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慈」:慈无量心是「无缘大慈」——不管冤亲债主、亲疏远近,一概以平等之心给其快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慈无量心(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gr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