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村子里那个,当年只用一袋地瓜换来的媳妇玲子死了,孤独的一个人走了,老伴几年前就不在了,三个儿子都外出打工不在家,没有人陪在她身边,她死了一天一夜才被人发现,肚子已开始涨大,仿佛充了气的气球,去火化的时候,从安放着她的褥子下已有水滴下来,散发出难闻的恶臭,熏得抬着她的人呲牙咧嘴,无处躲闪。
哎!如今像这样的空巢老人可不止她一个呀!年轻人为了生存不去打工怎么行呢?村里在家的人们听到消息都赶来送她最后一程。上年纪的人絮叨着,一边感慨她一生的不容易,一边把话题扯回到了这媳妇是怎样嫁过来的陈年往事中。
玲子娘家是在距我们村二十里开外的,一个盐碱涝洼的穷乡僻壤。1959——1961年,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性大饥荒,处在饥饿中的中国人,发生了大规模死亡,她们村子里更是连年灾害,颗粒不收。当时我们村生产相对来说搞的比较好,两个生产队号召社员们种植了一百多亩的地瓜,因为村里的土地大都是"白沙土″,松散的土壤特别适合地瓜生长,而且地瓜又是高产农作物,到了刨地瓜的丰收季节,大大小小的地瓜堆的象小山一般,有黄皮黄瓤的、有紫皮黄瓤的、有红皮白瓤的,村里人就靠着这些地瓜糊囗,蒸鲜地瓜、蒸地瓜面窝头、晒生地瓜干、还晒熟地瓜干,准备着让孩子们当零食吃,虽然当时人人吃地瓜吃得胸闷、腹胀、胃酸烧心等症状常犯,却幸运地熬过了那场灾难,没有人因为挨饿而死。
大概是响应国家号召,稍稍好一点的村子要帮助贫困的村子渡过难关,从玲子娘家那一片的好多村子里,来了男男女女很多人,推车的、担担的、肩扛的、他(她)们是来调换地瓜的,玲子也随父母来到了我们村,为了讨口饭吃,为了换全家一条活路,爹娘拿十五岁的玲子换回了一袋地瓜,把她许配给了村里的一位后生,和她一起嫁来的还有另外的三个姑娘,她们各自也都是一袋地瓜的聘礼,从此玲子和众姐妹便成了我们村的一份子,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并在此开枝散叶、生儿育女,风风雨雨、含辛茹苦地生活了五十多年,吃过的苦数都数不清。"用地瓜换媳妇″,这是在困难时期才特有的婚姻佳话,虽过了很多年,人们还时常提起她们。
望着灵车远去的背影,村里人把思绪从往事中拉了回来,默默哀祷着逝者,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