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这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是人最大的动力。也就是“兴趣”,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持续下去的天然动力,不需要家长、老师的督促,自己就十分想继续下去,想要主动找到这件事情的高度。
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种感觉就好像找到饥饿点一样,肚子特别饿的时候,空荡荡的感觉非常明显。兴许也是一样的,当求知欲特别强烈的时候,内心里非常渴望得到相关的知识技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识点,自己内心里对这种感觉非常明显,是一种对知识的饥渴。
比如,一个人特别的喜欢唱歌,但他觉得自己唱的不够好听,于是就想尽各种办法想把声音调整好,但无论怎么努力,靠自己的能力都达不到。这时候他一定会想到老师,希望从我老师那里得到专业的帮助。
这时候他就被兴趣引导到了第二步:找老师。
老师教他的时候,他非常渴望直接得到精华部分,于是让老师给他讲高阶的内容。但他发现听不懂,必须得从基础部分开始学起。这时候就找到了带他入门的老师。
接着,他就从入门级别开始,慢慢深入推进,慢慢到了中阶,逐步到了高阶……兴趣让一位想学唱歌的人成了一位专业的歌手。
其实,每件事情都是类似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点。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感,这种好奇会引领他想要探索这个世界的究竟。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对知识的饥渴就越大。对知识了解的越多,对未知领域的需求也就越广,深入学习的劲头也就越足。
这便是兴趣对一个人学习动力激发的全过程。了解到这个过程,对观察孩子的成长关键点很有帮助。
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在兴趣的驱使下,会进入种种不同主题内容的专注状态。
比如有的孩子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练字。他会有意无意模仿写字好的同学或者老师的字体。如果家长这时候加以适度的促进,比如帮他推荐一本字帖,再加上一定程度的鼓励,会让他如虎添翼,一段时间以后,会练成一笔漂亮的字体。
再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特别的喜欢画画,书上和笔记本的边缘都换满各种各样的小插图。如果家长在这时候给孩子推荐几门画画的课程,让他学习一些手绘插画的技巧,孩子会高效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绘画方面增长不少的技能。
又过一段时间,孩子把久违的乐器拿出来,因为他见到了班里会拉乐器的孩子的即兴表演。如果这时候家长给予时间上的宽松,给他一定的时间练琴,孩子就会得到很好的鼓励。
但是有的家长不是很懂得观察孩子的变化。他们会因为学校的成绩而把孩子个人成长一棒打死。把各种各样健康的兴趣点扼杀在摇篮之中,认为学习成绩之外的所有动作都是耽误学习,浪费时间。希望孩子什么都不要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其实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拿了一把锋利的屠刀,砍杀了孩子成长中各种健康的精神生活,影响了孩子未来生活的整体品质。
尊重孩子的成长,就是尊重孩子兴趣的节点。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花朵,在每一个花苞开放的时候,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他的成长,而不是用自己的错误理念去把那些还没有绽放的花苞掐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