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鉴赏
每日一读之《登鹳雀楼》

每日一读之《登鹳雀楼》

作者: 小邱同学_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23:00 被阅读0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2.白日依山尽: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3.欲:想要。

4.穷:尽,使达到极点。

5.千里目:指眼界宽阔。

6.更:再。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首诗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登鹳雀楼 王之 渙 。

  •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

  • 书法一一隶书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 书法一一魏书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 🍁每日诗词《登鹳雀楼》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登鹳雀楼】 盛唐 王之涣 五言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思维导图背古诗《六》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

  • 东泽手记

    闲聊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 ...

  • 黄河古诗

    《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大自然的启示

    摘抄自网络 每日一读|大自然的启示 来源:《读者》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每日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日】松下...

  •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之《登鹳雀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n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