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一节 论顺应四时节气,调养五脏神志 ——春三月和夏三月
此章节讲述了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及节气变化,如何调节或协调五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每个季节范围内各个脏器对人身体的变化。
首先是春三月,书上注释说:一年有12个季节,从正月开始算起,即一月也叫正月,二月,三月;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按照节气,春季应当从立春开始至立夏前一天算起。二十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为发陈。发有发散之意,散发,生长,发芽等;陈,有旧物之意,比如陈旧;那么发陈,我理解的就是万物开始生长,萌芽,开始新的阶段,想起这样一句名言:一年之计在与春,也可以说是从头再来,从新开始,抛开旧思想和旧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书上注释:生,生发也,荣,欣欣向荣之意。那么也就是说天地间的万物在春三月之时开始生长,萌发,萌芽,向上,以更积极的态度向上生长。那么对于人体来说应该是什么呢?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夜是黑夜,卧是睡觉休息,晚上早些睡觉,白天早些起床,广,书上注释为缓也,那么也就是说,早上起来后可以在庭院中缓慢步行,散散步,疏通疏通筋骨等。被通披,即散着头发,形是形体,张介宾说缓形是动作缓慢,和缓。而马蒔注说:缓形是形体宽缓,也就是说早起后穿着睡衣,较宽松的衣服,使身体的得到一个松乏的状态,舒展筋骨,以此志由此而生,此时可否与自己说一句:今天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充满精神,好好生活和工作。对待生物植物时要有和善之心,万物在这时也是生长的开始,勿动伤害之心,整体来说是积极向上而不应去克制抑制,这就应了春之这个短短的规律,也是养生之道理。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里谈到了五脏之一,肝,张志聪注:肝属木,王于春,春生之气,逆则伤肝。肝在五行中属木,季节与之相应为春,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与春气相通,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如若违逆春之应,那么则会伤肝,肝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即会出现:筋脉不通,心情不畅,易怒,眼疾等疾病的产生。夏季属性为火,五脏对应心,木受损则不能生火,火为热性,热少即为寒变,体内寒气就会产生,为内寒。奉长者少不知为何意?
夏三月即四月五月六月,立夏之立秋前一日。此为蕃秀。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此三月,万物已盛开,呈现出美丽茂盛,繁荣的气象。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天地之气交于夏季,阴阳在夏季之分为阳始生。阳气逐渐生长,阴气逐渐减退。万物气象茂盛繁华。此季节也应早睡早起,夏天白日长夜晚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不应心生埋怨而产生懒惰之心。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在情绪上不应产生怒气,以喜为主,这样才会有神,有精神,若与此规律相适应,也是可以健康养生益身也。(这一段特别不理解,所爱是什么?)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五脏中心对应于夏季,心属火,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小肠相为表里关系,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若逆而为之,人体则会出现口舌生疮,舌色紫暗,面红,心率加快或减弱等相关疾病。秋在五行属金,冬属水。水克火,若违逆夏三月之生长规律,则阳不及,或阳太过,在冬天会产生阳气不足,就会使阴邪太盛,从而导致寒邪侵犯人体导致重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