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散文
张充和: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张充和: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作者: 齐鲁师范学院王浩宇 | 来源:发表于2017-02-07 23:59 被阅读0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她从时光的深处走来,带着岁月赋予的智慧,持守着民国的优雅,经受着岁月的洗礼,浸染着时间的霜华,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淡雅平和的心。而她便是有着“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之称的张充和先生。                                  

在春风清水的水流中,隽永而悠长的往事,亦曾姹紫嫣红开遍。

毛笔一支,苏州园林的温语笑靥在异国亦尝萦绕耳畔,昆曲一折,流传千载的空灵芳华在异乡亦化为指尖。悠游于世,充和先生总是那么的从容与优雅,从年幼被二祖母抚养,再到承欢父母膝下,从与兄弟姐妹吟诗赋曲再到独自一人北上求学,从寓居三姐沈氏一家再到以后以爱之名,为爱狂奔远赴美国,一个世纪的岁月,先生从来靠的都是自己。

诚如那句话所说:姑苏的女子,与昆曲苏绣都是永恒。而先生的一生与昆曲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父亲对昆曲文化的痴迷,便常请曲师到家中教女儿们拍曲,四姐妹便成立了幔亭曲社。而充和也渐渐爱上并痴迷起昆曲来,此生便与昆曲解下了不解之缘。

在远洋之外,传播着故土的文化,亦埋藏着自己的文化之思。那珍藏了许久的《曲人鸿爪》,流露出来的昆曲人的留痕墨迹,更使先生回忆起故土与海外播散的笙歌之声。

为了让昆曲在他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一开始,小爱玛对昆曲没兴趣,不想学。女儿爱吃陈皮梅,她就用陈皮梅作“诱饵”,唱一支曲子,给一个陈皮梅。先生还教女儿吹笛子。经她的调教,傅爱玛9岁便登台演出。有时母女俩同时登台演“双簧”,或你唱我吹,或我吹你唱,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无穷。

散尽悬珠千点泪,恍如梦印平沙。轻裾不碍夕阳斜,相逢仍薄影,灿灿映飞霞。

记得《民国女子》一书中曾有这一番描述:这世间,有一万种女子,便有一万种风情,有一万种风情,便有一万种爱情,有一万种爱情,便有一万种伤痛,有一万种痴心。而充和先生却收获了令人称羡的爱情。

犹太青年傅汉斯一眼就认定了张充和代表了中国文化最优美的部分,并愿意承诺永远爱她。而傅汉斯的直率与热情也打动了张充和,在巨大的文话差异之下,他们奇特的看见了彼此灵魂深处的相似性。

正如那张婚书上所写的:“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从娇生惯养的世家小姐,到相夫教子的妻子,看似娇弱的充和先生,却有着坚韧不拔的勇气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先生的气质表现在坚韧而不刚,这有依赖于她对世事无常的命定之感。先生是谦逊与顺随的,没有现代人的张扬与扩张,把自我放在天地之间,放得小了,把悲欢离合也就看的淡了,因此先生的一辈子结了无数的缘。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世事芜杂,先生却始终临风度曲,临水照花,趁着岁月,静然前行……而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需要在现代都市中,感受他们那高于车水马龙的生活意境了,及已然逝去的风雅韵存。我们能够深深的俯仰体味,已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了……

相关文章

  • 张充和: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她从时光的深处走来,带着岁月赋予的智慧,持守着民国的优雅,经受着岁月的洗礼,浸染...

  • 净土深山闲篇(1)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着处,最怜泡影身家。试将飞盖约残...

  • 愿为蝶

    破茧终能成蝶吗 我不知道 我用光阴赌一场红尘 梦蜷缩在一首诗里 我从天边来 只为阑珊处寻你千百度 我坐守香茗独揽月...

  • 张充和

    好友发来张充和的旧照,说,看见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和你长得好像呀。 我很高兴。之前读过张的作品,发现收录的都是片段,据...

  • 张充和

    张家四姐妹中,张充和的天资最聪颖、悟性最高,成就最斐然。 她工诗词、擅书画,通音律,能度曲。 梁实秋说她”多才多艺...

  • 沈从文的墓碑上,刻的是他小姨子写的碑文

    很多人知道张充和,更多人不知道张充和,知道不知道的,都只因为她是张充和。 张充和国学根底深厚,诗词文章、棋琴书画、...

  • 充和先生

    『充和先生』 “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7日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张充和是淮军主将张树...

  • 七律.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外两首)

    欲乘弯月到天涯,底事天涯永作家。 潜润荒山波老夜,可怜风露咽鸣沙。 眉开六合长玄寞,影度寒潭漫戚嗟。 试问神公元化...

  • 《二手时间》笔记2

    (二) 微博上刷到一张图:英国文学“我愿为荣誉而死”,法国文学“我愿为爱情而死”,美国文学“我愿为自由而死”,俄国...

  • 【原创】愿为蝶雪

    是谁占据了快乐的春天快乐的掰开不是梨花的一丝一弦梨花以风的斗篷策马而来我愿意是雪,听够她不带半点污泥的青涩之言 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充和: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tv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