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是什么?恐怕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就拿我母亲的那一辈人来说吧。母亲是属于六十年代的人了,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很匮乏,她眼里的幸福就是能吃饱穿暖。她到现在一直念念不忘当时吃到白米饭的激动和满足。时过境迁,我们的时代在飞速发展,大家对于幸福有了新的定义。如果你要去问当代的青年才俊关于幸福的定义,他们都是这样的回答:幸福就是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自己的需求得以实现的快感。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内心的声音。
大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立交桥上,越来越多的夜晚街道上灯火通明,街道店铺门庭若市。越来越多的酒吧夜场歌舞升平。好一个极乐世界。
为了得到我们苦苦渴盼的幸福,我们创造各种刺激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快感。真应了那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果真如此,那也无可厚非。但事实是,我们能够感知幸福的能力却越来越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艾里希.弗洛姆《存在的艺术》,一起去感受幸福的本质。

随着外在刺激的增多,可以转移我们注意力,取悦我们身体的方式数不胜数。短暂的快乐也是好的。但是,在笑过之后呢?我想,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一种持久的积极体验,是可以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并且是既能有利于他人也能有助于自我实现的共赢。
01
幸福的三大陷阱
华而不实
在这个以流量为王的社会,抢占各大头条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尤其是想要出名,渴望一炮而红的人数不胜数,他们都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得利。或者,在生产商家那里,那些即将被淘汰、对消费者有害的产品,混杂着一点点真实和绝大部分虚张声势的部分,被商家精心设计的广告席卷。商家早已经考虑的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利润的最大化了。
2019年2月8日,翟天临事件可谓轰动一时。那个以高颜值高学历著称的明日巨星,却因为自己的弄虚作假沦为了明日黄花。当大众的眼光停留在他光鲜的头衔上时,他还陶醉在万众瞩目的光环里。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实总是改变不了的。2019年2月10日,四川大学将翟天临列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规定程度启动调查并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作出处理。直到2月14日,翟天临通过个人微博发表致歉信。猛然娱乐界一个励志的光辉形象轰然倒地,号称娱乐圈的一股清流,现在却令人嗤之以鼻,躲之不及。
生活中还有多少某专家、某教授被宣传海报包装成高大尚,闯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有辨别真伪的标准和眼光。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攻克自己的虚荣心。

“不劳而获”
这似乎成为了我们最期待的事情,甚至由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进程逐步加快,不劳而获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被机器解放导致了绝对的慵懒,以及对努力的恐惧。和“不劳而获”相关连的是“避免痛苦”。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各省都出台了网课。突然有一天,一个噩耗传来,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因上网课不认真,早晨时被家长训斥,紧接着孩子便不顾一切,从楼上跳下。事情发生后所有的家长都唏嘘不已。家长的训斥虽然有其中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看到孩子背后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为了逃避家长的训斥,它可以选择认真学习。这样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可是为什么他却给自己选择了一条绝路呢?

还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他不愿意接受学习的“痛苦”。是的,学习是一件需要耗费精力的苦差事。虽然我们试图在让这件事变得轻松一点,但是不能够否定的是,人都是有倦怠情节的,人性永远都喜欢自己轻松容易做的事,都愿意呆在舒适圈里。而高强度的学习对于他来说就是痛苦的事情。为了逃避痛苦,他选择了一种最轻松的方式,结束生命。
我们必须知道,如果一个人想学习真的知识,就必须不急不躁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痛苦。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只有少数人称得上心满意足,受苦的是大多数,原因就在于此。

“抗拒专制”
个人对自由的定义为不受纪律规则的约束。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主张人性的解放,自由化进程加快,大家都追逐个性自由,独树一帜。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似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向其靠拢,号称放荡不羁爱自由。直到今年的新冠病毒横扫全球,我们才深刻领会到了自由的真谛。
今年西方国家可谓硝烟四起,先有意大利沦陷,紧接着英国席卷,最后美国迅速“蹿红”。如果是按照中国的隔离措施,进入紧急管制状态也许疫情不会如此张狂。可是自由的西方人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还在为“呼吸自由,行动自由”而上街游行。国民不带口罩,随意走动。当米兰地区进行封闭隔离时,结果意大利人不是服从政府指令,而是直接选择了逃离封锁区。截止目前为止,意大利确诊人数已过十万,累积死亡人数两万八千余人。到底是对疫情认识不足,还是太过自由的代价!
与此同时,在此次的疫情之中,我们国家做到了什么?当国家迅速下达指令进入紧急状态时,全国民众看到了集体的利益,为共同的目标自愿接受约束。甚至我们还这样自觉呼吁:坚决不出门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贡献。事实确实如此,在大家共同的自我约束下我们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因为,对自由的渴望的本质是源于强烈的生存热情。
没有人拥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要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之间,否则将为其自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02
幸福的三项能力
专注力
这段时间,你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是什么?当我问自己身边的朋友时,无一例外的回答:刷刷抖音,追追剧。干脆、利落,如此我想这应该也是一个普遍的回答。能够一门心思的专注于一件事已属罕见,现在的我们都极尽手段来充实我们的生活。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早已不在话下。市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每天花样百出搏人眼球。我们早已目不暇接,哪有机会专注下来呢?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个稀缺的资源。
还有的人害怕集中注意力,他们因为那样过度费力的活动,会使他们陷入疲惫。
事实上,据科学研究注意力集中会使人清醒,而注意力分散才会令人消耗和疲惫。
一个人如果要去实现追求的目标,注意力集中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培养专注的能力
第一步;练习静坐
什么都不做,尽可能什么都不想,只是静坐,最好每天早上练习,每次十五分钟,每天晚上再练习一次效果更好。
第二步,当各种念头涌入大脑时,不要驱赶,而是耐心地对待它们。慢慢的,杂念涌入的频率会减少。

保持清醒的能力
通常在完成一件事情,保持清醒的时候效率最高。如果你总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反应会不自觉的迟缓。在我们遇到这些情景时,会越加清醒的激发自己:遇到自己相见的人、危险的情景、可以取胜的机会、破坏或者征服的欲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不断调整,学会营造机会让自己在时刻清醒的环境下工作。
例如,为自己树立有效的行动目标、增强自己对于环境的敏锐度,创造展示和取胜的机会。

价值定位的能力
这份工作仅是维系你生活开支,满足你需要的工具,还是你寻找生命价值,获得幸福的途径呢?
有三个小孩,都是牧羊的。他们彼此很要好,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从树林里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你们好,孩子们!”她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你喝吧。”孩子们说,“我们就是为了让人喝水才把井砌好的。”姑“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着说。
停了一会儿,她又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们。我代表树林和树林里居住的一切动物,代表在树林里生长的一切花草,感谢你们。祝你们幸福!再见!”孩子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又快乐又激动。一个孩子问那位不相识的姑娘:“你祝我们幸福。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啊?”
“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以后让我们再在这个地方,在这口小井旁边相见吧。假如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说完,姑娘突然不见了,正像她突然来到一样。孩子们都诧异地互相看着。一个孩子说:“让咱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我往东走。”“我往西走。”另一个孩子说。“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我在这里就会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他们都照自己说的话去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了。三个人都成了强健有力的青年。
“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些什么?”第一个青年说,“我们分手以后,我就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另外两个问他。“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第二个青年说,“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那么你呢?”他们问那个留在村子里的同伴。“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这时候,又是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的花环。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我很高兴,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她说,“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结语
一生不长,我们在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在不断获得自我满足的时候,请谨记两点:一.我现在的行为有利于自我成长和获得幸福吗?二.我的行动是否符合集体的利益,有助于人类的成长呢?恭喜你,你已经理解了幸福的真义。
最好的利他就是利己,我们可以去认真重构自我,用心为生命定义。
在这个命运共同体下,尤其是今年疫情的大爆发,让我们深深意识到,人类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独自安好。无论是幸福或者痛苦。但是,这一切又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如果们只为自己而幸福,那么它将是短暂的。如果我们的幸福是为了集体国家或人类获得更多的幸福,那么人类未来将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