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大刘刘慈欣(又)一部同名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被搬上银幕。此事不仅在豆瓣上风头一时无两,而且一度引起热议。有人赞美电影感人肺腑,潸然泪下;也有人斥责电影硬伤无数,是严重偏离原著主题的烂片一部。
姑且抛开评价好坏与否,那么大刘的代表作《三体》地位有多高?
全世界科幻小说奖项中,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的有两个:雨果奖和星云奖。这两个奖,《三体》得了雨果奖,也获得了星云奖的提名。这部最早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的小说,一跃成了全世界人民最熟知的中国科幻作品。
可惜《三体》的拍摄遥遥无期,被“无限期拖延”。而这部期望值颇高的新片从硬核(特技、剪辑、音效)方面上而言都还不错,演员的演技也可以。如今看来票房也不错,希望影视界再接再厉,把本国大科幻小说家大刘更多其他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众多名人皆对《三体》推崇备至:美国上任总统奥巴马去夏威夷度假时,随身只携带了《三体》一本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曾在自己的页面上表达过对《三体》的极度喜爱;国内商业大佬诸如雷军,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无不熟读并逢人就推荐;甚至连国家fuzhuxi都是《三体》的忠实粉丝……
《流浪地球》:究竟是家国情怀的巨作?还是漏洞百出的烂片?(上)刘慈欣作品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流浪地球》的电影剧本令人不甚满意。不是一般的不满意,是非常非常不满意。没看原著之前,我只是对剧本之中的硬伤感到遗憾而已,并没太多不满;可是看了原著之后,只能说剧本和原著,真是凡品对经典-不可同日而语。
大刘的原著小说,理论构建的十分严密,充分展现了一个理工男的严谨思维;因此没有避讳真实的人性,故事很灰暗,不是一个受官方青睐的,充满阳光的童话故事。
原著之中的剧本是:太阳急速老化,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制订了一套地球逃亡计划,全球建设了上万台重核聚变发动机,要把地球转移到4.2万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星系(三体星系)。地球越过木星以后,太阳看起来还是处于以往的壮年期,许多民众认为最高政府欺骗了自己,于是发动了叛乱。叛乱成功后,残存的军队倒戈,最后剩下支持地球流浪的地球派大约五千人,被俘后全部受到处决。不久,太阳瞬间爆发,进入红巨星状态,证明被处决的地球流浪派的先见之明……
原著中的叛乱情节,很容易让人想起某个过往的超级大国最后时刻。最高执政官讲话说到:“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后代所有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热泪……”
这段话是不是很像“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流下悼念的泪水……”
原著中骚乱、叛变、屠杀这些情节,如果拍出来,由于文化原因很难上映。况且,即使上映了,也不适合欢欢喜喜的春节档,贺岁片——试想大家看完电影,从影院出来,一个二个心情沉重,表情凝重的样子……
剧本魔改原著,改出了“正能量”,也改出了大量电影情节的硬伤。
《流浪地球》:究竟是家国情怀的巨作?还是漏洞百出的烂片?(上)而电影剧本是: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制订了地球逃亡计划,全球建设了上万台重核聚变发动机,要把地球转移到4.2万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星系(三体星系)。(注意在这里发生出现变动!)
地球经过木星轨道时,绝大多数发动机熄火。为了点燃发动机,要千里送点火关键物资火石。点燃发动机之后,推力不足,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即将撞击木星。男主人公所在的小分队,急中生智想出了引爆地球氧气和木星氢气的方法。最终,小分队克服万难,不怕牺牲:先是万里救援,后是点燃木星,把地球活活炸离了木星的引力捕获范围……
电影中的硬伤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指出几个最明显的
一,发动机熄火以后,需要燃烧提供驱动力的战略物资火石,居然要从几千公里以外调运,而且还只能通过陆路运输。谁安排的关键备件储藏在千里之外?关键时刻要千里迢迢,甚至万里之外运运送。这种关键备件储备地点与核心发动机工作区之间相距几千里之遥的布局是谁决策的?还只有一种运输道路?何人会做出这么愚蠢的决策?!(耍帅除外)
二,假设地球有上万台发动机,发动机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向日面的话,要选距离每台发动机都千里之外的储藏点的选择还真费点事。不仅难以选择,人工和维护成本都是巨大的开支,实在得不偿失。
三,即使火石储存在地下城,因为停电运不到地面上去,只能存放在千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外调运。影片之中,有机械外骨骼,几个人能拖着走火石走。这样的条件下,无法把火石从地下五千米运上来?只能几千公里以外调运?决策者居然没有想到发动机熄火不能把火石运输到地面?发动机熄火的时候才需要火石,发动机熄火的时候没有动力,所以火石运不上来。地球领导人做出这么愚蠢的决策,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太难以置信了。
回头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