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的标准,我想大概就是它能够激起你写下点什么的欲望。
你会愿意殷切的去阅读它,愿意把自己最机灵、最清醒的时间都用上去。
海子卧轨前,带着的四本书之一便有《瓦尔登湖》。有人说梭罗的文字太过朴实,只是一人一屋一湖而已,了无生趣。
但若一本书里的简朴几乎同一所住宅内的简朴一样,那便是个了不起的优点。如果读者愿意居住其中的话。
而那些手执《瓦尔登湖》,能成为“梭罗的信徒”的年轻人们,则一定都是像他一样,总是带着大部分的原始天性。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梭罗谈起职业,表示自己并不想当美国工程师的领袖。相比于此,他更想当采黑果队的队长。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150年后,采黑果队伍不但壮大了,队员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在中国的复活并不是一场突袭。
与美国不同,生态主义和环保观念并非是唤醒中国“求隐派”的那一滴血,倒不如说这是每一个文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阶段。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月底,杭州逆行小哥的哭声叫醒了城市中禹禹独行的人们。只有耳朵和眼睛的人们在他一声声的崩溃呐喊中恢复了听觉和视觉。
每日加班至深夜、键盘加苦咖的标配、绩效考核的压力,失去了“完整性”的人们只剩下社会派给自己的岗位。
就像爱默生描述的,在这个分裂的社会下,每一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肢体——一个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但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听潜鸟狂笑、摸潮湿的橡果、吃带松油的面包,当梭罗用船桨敲打月夜里的船帮时,文明城市的人类却只有数着钟声和星星的悲哀。
都说梭罗是超验主义派的第一人,也就是极简主义的始创。其实我觉得还不如说他是个勇敢的天生的新教徒,一个只忠于自我和自然的教徒。
即便我们之中有人和他同宗,但却并没有他那个勇气。
《爱,死亡,机器人》第一集中的桑尼和她的噬肉兽在战前需要意识转移,观众一直以为噬肉兽是受控于桑尼,桑尼死掉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噬肉兽即桑尼。
只是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真的。
梭罗一辈子都在抗拒一切惯常的道路、抗拒这个人类以为的真实世界,最后留给世人的是一本《瓦尔登湖》。
我们靠着瓦尔登湖和《瓦尔登湖》对我们的生命和世界上下求索,并怀念着梭罗。但瓦尔登湖也许就是梭罗的噬肉兽,或者梭罗就是瓦尔登湖的意识体桑尼,谁知道呢。
毕竟大自然数次用她的办法,蝗灾、洪水、北极融化、全球变暖,提醒着人类这一自诩高级生命体,提醒着他们的渺小。
但我们听不懂那些来自风的咆哮或孤鲸的绝鸣、也读不透火山的愤怒或最后一只斑驴的骸骨。
于是瓦尔登湖便用人类听得懂的语言——梭罗的文字传译给生物中的“贵族”。
若说“《瓦尔登湖》” 的意义,也许是大自然想借着他或它的声音,提醒着我们的“动物性”和本心。
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本书。
虽然这个满是金属和沥青的世界是无机的、冰冷的,但是梭罗的文字是有机的、鲜活的。血肉和温度的触感贯穿了整本书,随意翻开一页,都让人备感真实。
1, 财富(涵盖吃穿住行)与自我的关系
(第一章,1——65页)
2, 收集建造住所材料时所遇的二三事
(第二章,66——79页)
3, 我们如何才能像梭罗一样写出鲜活的文字
(第三章,80——99页;第七章,126——136页)
4, 梭罗眼中的夏天的鸟兽虫鱼与通向文明世界的火车
(第四章,91——104页)
5, 梭罗:为什么我们处在人世中却感到更加的孤独
(第五章,105——113页)
6, 梭罗的社交生活,与人类有关的记忆
(第六章,114——125页;第八章,137——141页;第十章,163——170页;第十四章,207——218页)
7, 瓦尔登湖的仲夏与仲冬
(第七章,142——165页;第十六章,227——238页)
8,梭罗谈吃素与自律
(第十一章,171——181页)
9, 瓦尔登湖畔的精灵世界
(第十二章,182——192页;第十五章,219——226页)
10, 寒冬将至,木屋为邻,梭罗将在下一个春天离开瓦尔登湖
(第十三章,193——206页;最后一章,239——)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
——梭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