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
过度的娱乐化是对文化的蚕食

过度的娱乐化是对文化的蚕食

作者: 17周雨琦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16:57 被阅读2次
过度的娱乐化是对文化的蚕食

纵观当下,我们的生活早已和各种传播媒介融为一体,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媒介即人的延伸。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出枕边的手机,刷一刷朋友圈和微博,中午吃着网上订的早餐外卖,外出时边收拾边预约好了一辆滴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和网络与媒介息息相关,不可分离。三十年前的尼尔波兹曼可能没有预料到今天的现状,我们早已乐于这种“娱乐”,并被这种娱乐驯化。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我们怎样看电视的方法。我相信我们有理由说,我们对于什么是电视还不甚了解,因为我们对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怎样影响文化这两个问题还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更不要说达成共识了。想到人们如此频繁而热切地使用“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和“信息社会”之类的词语,我们不难感觉其中的一丝可笑。我们显然已经认识到,信息的形式、容量、速度和背景发生的变化意味着某种东西,但除此之外,我们没有想得更多。”

书中作者的倾向性很明晰,他肯定和推崇印刷品兴盛的时代,那时美国人民把阅读作为日常,他们的理解力也都建筑在文字阅读之上,印刷品给人们理性、秩序和严肃。相反,作者却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对电视为主导的娱乐时代保持很高的警惕,在他看来以画面为会话方式的电视,提供的信息是断裂的、脱离语境的,因此也是没有逻辑的,从电报开始,信息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信息的最大价值在于“新奇”,发展到电视时代,它更是取悦大众的,过度娱乐的。而政治、宗教等内容也向电视投送怀抱,穿上“娱乐”的新衣。

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新媒介的顺风车不是任何领域都适合搭的,我们要警惕媒介本身对内容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说,一些形式是天然的排斥一些内容的。当我们把政治和宗教强行塞进电视媒介中,将其娱乐化,其本质是削足适履,观众若不以为意,觉得毫无违和,那是因为其本质已经发生变化。

我们已经处于全民娱乐狂欢的时代,娱乐至死早已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尼尔波兹曼说电视提供给人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我们不仅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且失去了对信息的鉴别能力。高度先进的智能设备和网络代替了人的思考,大部分人不需要看书探索复杂的真理,也不需要理性的思考,更倾向的是那些不需要耗费脑力,刺激感官浅层次的东西。简短的段子,好看的图片,少数人的思考指导着多数人的思考,娱乐之上蚕食着理性,谎言和虚伪被没有主见的人喜爱。人们倾向娱乐,娱乐也反噬着人的心灵,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让更多的人服务于娱乐。不难理解为什么时代变成了看脸的时代,为什么大学生宁愿逃课在寝室看剧打游戏,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当网红,因为他们早已被娱乐驯化。

相关文章

  • 过度的娱乐化是对文化的蚕食

    纵观当下,我们的生活早已和各种传播媒介融为一体,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媒介即人的延伸。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每天早上醒...

  • 过度娱乐化=退化?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方面这是个好习惯,可以帮助我追踪过去与现在的联系;而另一面带给我的则是无可逃避的真实,刻意营造...

  • 2019-12-08

    过度娱乐化背景下关于青少年“丧文化”的研究 摘要:这是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于是人们沉迷于即时的快感,几乎是奢侈...

  • 网友们对湖南卫视过度娱乐化的看法

    网友领导漫步世界遗产 谢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同时也是本人多年来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且不论其...

  • 《娱乐至死》|学会独立思考,我们可以被所爱的东西拯救

    作者在《娱乐至死》中对电视时代的文化发展表达了深深地忧虑,而且对于如何解决“电视让文化娱乐化、庸俗化、浅薄...

  • 当心!过度娱乐对气血的伤害!

    长期以来,娱乐过度问题还是不少人存在,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必然产生伤害。娱乐本是用来让身心放松的,但过度了则偏离其本身...

  • 娱乐化的大众文化环境——《娱乐至死》读后感之四

    娱乐化的大众媒介环境必然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同样娱乐化的文化环境,我们习惯了从大众媒介上获取娱乐化的信息,转而希望生活...

  • 过度娱乐和大众文化的是非关系

    我看到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曾经热烈的生长。 肯.福斯特《永恒的边缘》 今天和大家探讨的是过度娱乐...

  • 娱乐文化女性化

    重塑男人雄风,男人要有男人的阳刚与责任,侠义与野性。女人要有女人的温柔与责任,而不是男不男,女不女。女人怎么努力,...

  • 这是个知识被过度娱乐化的年代

    有人问我对在行和得到的模式怎么看? 答: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思维源自于经验,人是概念先行的动物,“什么是知识”很大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度的娱乐化是对文化的蚕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cp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