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皮囊》——透过皮囊,认识你的心

《皮囊》——透过皮囊,认识你的心

作者: 瑾瑜有玉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16:30 被阅读0次

    一直很羡慕那种会写故事的人,可以把身边的人与物一点一滴地编织起来,给别人看。或者,老来自己拿出来回忆,一边泪流满面地想起过去的人事,说道:“还好我记下来了,要不然我这记性,怕是永远想不起了……”然后,抚摸着有些泛黄的纸页,在黄昏中看着夕阳西下。

    我看过很多的故事,有些故事适合一个季节看,比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年轻充满热血的时期,翻起来看过几个故事,呼哧呼哧一通骂:老子的青春喂了狗,你们的嘞?这种心情如果足够激动,可以模仿凯鲁亚克、鲍勃.迪伦那 “垮掉的一代”,直接步入一条“后会无期”的旅程,在公路上一路高歌: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热血一阵,回来该考公务员考公务员,该工作工作,该考研考研。谁让我们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呢?

    有些故事适合人生的每一个季节,比如蔡崇达的《皮囊》。翻开书页就是阿太的故事,一个九十多岁缠小脚的老太太,竟然说出了令我毕生难忘的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句话道出了皮囊的真意:我们的生活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我们,我们大家莫不如是。

    他的故事里,似抵达灵魂般地展现了生活在小城镇的人他们的命运与未来。让我也窥见我自身的某种真实,这是他故事的魅力所在。

    有一个叫文展的男孩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的计划,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他的理想,构成了他身上的那种硬铮铮的精神气。他所有的努力都告诉他:只能成功。

    有一个叫厚朴的大学室友,进校就开始折腾音乐,把所有他曾经规划的热血青春都闹腾了一遍,最后,在毕业的尾声无处安放自我的梦想,最后,走向了死亡。

    这两个人,演绎了两种极端。一种硬生生把自己逼到极致,想去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梦想;一种是把青春过到最热血,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他们的命途让作者思考的是:我要抵达的是什么?确保每一步都朝着梦想的方向?确保自己能准确地活在通往目标的那个程序里?这样的抵达有什么意义?也许自己本身也是个病人,跟厚朴,跟文展患的是同样的病。

    我以为这便是抵达了某种人性的真实,敢于他剖,又敢于自剖。从前有个和尚说: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最重要的是,从里面,唤出某个人来。那个人,就是你自己。我是从那个叫“厚朴”的男孩身上,看到自己本身的劣根性:这样的男孩从前我打心眼里会有些鄙夷,可是看到我自己那样“务实”地一步步走向梦想的时候,我会忽然想起这个男孩,这个曾经活得那么“虚幻”的男孩,忽然觉得他有些可爱。在众多的皮囊之下,试着去理解他人皮囊之下的心,我想这便是故事的镜像意义吧。

    很少看到一个故事,既看到故事,又看到自己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我看他的《罪与罚》时,那个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了所谓的“为民除害”,而去杀了一个“万恶的资本家老太太。”沉浸在陀氏高超的心理现实中,我竟然被说服了,我认为这个穷苦的学生的做法是合理的。但是脱离这个故事,他剥夺了他人的生命,这又是不合理的。她虽然恶,但是她没有杀人放火。在故事中承认合理的那个“我”,就是我从来不曾了解的那个“我”,那个“我”,在某些时刻,会被引向深渊。

    如果可以在一个故事中,唤醒曾经的青春;

    如果可以在一个故事中,看清自身的某个角落;

    如果可以在一个故事中,忽然醒悟自身存在的缺陷……

    那么,我想这是故事存在的意义吧。

    你呢?你曾有那样了悟的瞬间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囊》——透过皮囊,认识你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eh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