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朋友一直在吐槽他的领导“我上司真的是很烦啊,总是给我找各种麻烦,总是故意针对我,唉,要是没有这个人就好了,我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很常见,特别是当我们和同事、朋友或者是爱人沟通的时候,随着双方情绪的激动,你会慢慢变得很愤怒,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处处都在针对你,感觉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对方引起的,而对话的最后,你们也闹得不欢而散。我们总觉得这个问题不是自己的责任,真的是对方太不可理喻,太过分了。
但是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转移了我们对话的目标,开始变得想要攻击或者是抵御对方,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激烈的对话环境中,我们体内的肾上腺素会逐渐上升,大脑的理性思维退居二线,这个时候生存本能开始起主导作用,它将外界环境判定为是危险的,因此启动了防御或者是攻击系统。所以在对话中,我们会忘记自己一开始的对话目的,开始攻击或者是防御对方,最终导致对话的双方不欢而散。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意识到对话目标的偏离并且回归到对话的初始目的呢?
《关键对话》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
《关键对话》书中提到,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询问完自己这些目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遗漏,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书中的问题比较缺乏可操作性,可以将几个问题细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1、【想】想想自己当下行为表现及表现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2、【问】问问自己,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吗?
3、【思】思考如果这种后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对话的初始目的是什么?
4、【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你应该做出什么改变?
知道了步骤,那我们在实际中又应该如何应用呢?
朋友有两个孩子,有一天下午,两个孩子在外玩耍后回酒店,由于喝了太多汽水,两个人都急着上厕所,而不巧的是,房间里只有一个厕所,于是两个孩子就为谁应该先上厕所争吵了起来,由于双方互不退让,整整20分钟以后,他们两人才上到了厕所。
故事中的孩子是不是像极了对话中的我们,明明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要最快时间上厕所,后面争吵起来就变成死活非要比对方先上厕所,很明显,这便是转移了自己的对话目标,开始将矛头指向对方。
而如果对话中的姐姐想要让自己回归初始的对话目标,实现开始的目的应该怎么做呢?
先暂停对话,接着问自己这些问题:
一想:想想自己当下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表现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我和妹妹陷入了争吵,而这个时候我行为背后的目的是我要比她先上厕所,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快憋不住了,我比她急,她理应让我先上。
二问:问问自己,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吗?
很明显,妹妹也很急着上厕所,她也不愿意让我先上,我们一直争执都没有结果,不仅伤害了感情,而且两个人当下都上不了厕所,但是这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真的很想上厕所了。
三思:思考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从外面回到家里,我已经憋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只想赶紧上厕所
四变:为了实现你的目的,你应该做出什么改变?
意识到自己的对话目的是要最快时间内上厕所,而不是去和妹妹争执谁先上的问题,我会和妹妹妥协,让她先上,并且提醒妹妹快些上,这样我就能更快地上到厕所了
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引导,姐姐便能够意识到当下的自己已经偏离了对话的初始目的,从而做出调整,更快地实现自己的对话目的。
下一次,当我们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而对话环境又比较激烈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在对话一开始或是意识到对话失控的时候与自己进行这四个对话,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