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参观升印轩米升博物馆有感

作者: 落花淡影 | 来源:发表于2021-11-20 17:06 被阅读0次

自古艰难一饭珍,须知饮啄系天恩。

炎黄而后开耕事,升斗之间度俗尘。

田埂井,谷边人。劬劳节俭守心根。

兴家不忘赊粮日,富裕还当惜老囤。

附上心随流水老师点评:

非常喜欢这首鹧鸪天。一是题材好。现代逛商场超市度假村的人多了,逛书店、和博物馆的人很少,喜欢逛有关农村生活的米升博物馆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可见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用心之处。二是角度好。作者并未单纯去描写那些升、斗、斛等量具的形态及历史故事,而是引申联想到与此有关的粮食和种粮食的农人极其生活的艰辛和品德,并深入联想到汉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与粮食的关系,可谓纵横古今天下,富于哲思。三是结构安排好。议论起句,总览全篇,民以食为天,粮食却来之不易,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四对仗句点题,阐明农耕文明粮食与斗升的关系。过片是对农人生活环境的点缀式描写。而八九结句堪称警语,警示人们勤俭节约不忘本。全篇多议论,却不觉得空乏,足见功力。四是语言好,“饮啄”出自《庄子·养生篇》,“劬劳”出自《诗经·小雅·蓼莪》,还有“田埂”“老囤”,皆古雅、朴拙,与博物馆题材十分协调,由此可见作者的学识和修养。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之管见,还需用心慢慢咀嚼品味!


相关文章

  • 鹧鸪天.参观升印轩米升博物馆有感

    自古艰难一饭珍,须知饮啄系天恩。 炎黄而后开耕事,升斗之间度俗尘。 田埂井,谷边人。劬劳节俭守心根。 兴家不忘赊粮...

  • 升米斗米

    一位闺蜜出马仙了,成了某位仙家的弟马。关键这事是通过我们共同的一位熟人口中得知。 然后,一直在说,是鉴于我是她女儿...

  • 《辉光异迹》第六章 偶遇佳人

    因为兵马俑博物馆里人满为患,所以苏升也未加理会,正准备转身继续去下一个坑位参观。 突然苏升感觉有些不对劲,用手一摸...

  • 一升米

    “玄子,英子,你们过来一下。” “妈妈,怎么了?”弦子和英子还在嘻哈打闹,手里拿着想要给彼此戴到头上的小花小草,走...

  • 一升米

    很多年前,农民田少地薄,每年收入的粮食勉强糊口,但是再穷,遇到讨饭的叫花子,依然会慷慨地递上一碗稀饭,倒进叫花子肮...

  • 升米仇

    “斗米恩,升米仇”的古语,以前听着也只是听着,觉得毕竟是鲜少有的人和事。最近遇到了些事,发现这好像是一个通俗...

  • 古训: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有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 道理很简单,假设路边有个乞丐,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升米,这一升米足够救命...

  •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有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 道理很简单,假设路边有个乞丐,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升米,这一升米足够救命...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有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 道理很简单,假设路边有个乞丐,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升米,这一升米足够救命...

  • 入夏

    流汗三升, 一升深夏, 一升为米, 一升为己。 有汗可流, 朝暮可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鹧鸪天.参观升印轩米升博物馆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hu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