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聊天和见面是两个状态,因为微信聊天,没有语气,会造成误解”。尤其是当你愈发的在乎一个人的时候,隔着手机的背后会不经意间产生更多的幻想与猜测,在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一行行文字,可能会被误解,会被夹带你自己赋予给他的情感,有些话语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有时候中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它常常会蕴含着多种深意,给人们以不同的遐想。
刚刚接触的时候,语音聊天有些过于唐突了,也无法确定对方现在恰巧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因此想要深入的了解与交流,只能借助于文字,两人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甚欢,两人之间的距离便会慢慢的靠近,会渐渐的产生一种错觉,一种两人一拍即合相互吸引与呼应的错觉,随着交流的不断增多与时间的变长,渐渐地可能由一方或者双方都不会满足目前的仅仅只靠语言文字的交谈,会渐渐衍生出见面的冲动,会不住的幻想,就想电影里面所演示的那样,两人见面后或者本来就可以偶尔见见面时的那种款款而谈的场景,会有一种以后可能会延续发展的可能而感到高兴的期待,两人或许就会这样慢慢地走下去,可能就会走到期待的终点。至少其中一人是这样希望的。
开始时的好奇与满怀期待的兴奋是最为美好的,因为这是的需求与愿望是最为简单的,对方只要稍稍做出回应,便会开心的不得了,希望的力量最是振奋人心,同时也是促使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都是会随着丝丝的满足而不断的膨胀的,当点点的安慰不能满足于内心强烈的希望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崩坏的开始,内心当中就会渐渐的生出质疑与犹疑的种子,需要一次次的肯定,才能将其消除,但是如果对方还是一如既往的和之前一样,这个时候便是最为难熬的,会渐渐的变得精神敏感而脆弱,下意识的不由自主,越来越希望对方能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与回应,而不是自己单方面的一厢情愿,更有甚的可能会产生自己变成的“舔狗”的错觉,其实有可能对方从一而终都是这样的,变化的不过是你自己罢了,过于的想当然与异想天开。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能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用在这里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恰当,却是现在最为真实的感触。可能有些人天生敏感而脆弱,他们便不适合这种方式,在虚拟的世界当中寻求慰藉。他们需要的是一次次的真真实实的接触与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