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商学院有两季没有上大课,不少琴行老师打听我的课程。从上一季开始,我重出江湖,有个云南的老师@我,问我,林老师,你怎么又出山了。
我说,原因很简单。
杨志伟老师移民加拿大了。
李依伟老师移民澳洲了。
什么什么?
琴行商学院走了两位导师,你就得亲自出马吗?
你们的老师怎么这么少?
看到这种提问,我不得不抬起泪眼,告诉所有的琴行老师,不是我的老师少。
其实我们已经够多了。
是中国能够教授琴行经营的老师,实在太少了。
你知道在中国,办了身份证的人都算上,这10多亿人中,能够教你琴行经营的,有几个吗?
看看标题,你就猜到了······
在中国,我找不出10个能教你琴行经营的人。
琴行界最奇怪的就是,要找一个能够教音乐的老师,那是多如牛毛;但是要找到一个能教你做生意的老师,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现在就给你们回顾一下,我是怎么找到这十个老师的?
标准I:学生过千人,规模过千万
就这一条标准就刷掉了95%的琴行。
在琴行的经营圈里,有个通行的评价标准,学生300人是第一个坎儿;学生800人,是第二个坎儿。
能够突破这两个坎儿的,算牛人。
当然,也不完全是如此。有的老师,城市规模大,琴行办的早,过了这两个坎儿,也不懂得管理的也有。
但真的是不多。
能够在血路中杀到这个规模的,都是精英。
张建钢老师的音乐种子在武汉,并不是最大的琴行。
因为他没有做雅马哈,也没有珠江的代理权。
当他入行的时候,最肥的肉都被前两位的大琴行拿走了。他唯一能做的只是背水一战。
他用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摇滚界里,最懂经营的。
当然了,他也是企业家里最懂摇滚的。
相信头发也是最长的。
熟悉金牌导师杨明的琴行老师就更多了。
但很少有人知道,合肥最早获得品牌授权的超大琴行,就开在杨总蒙悦琴行的对面。
我经常问杨老师,一个巨无霸,驻扎在你对面,你有什么感受?
他反问我:你认为,个子大,能不能吓到一个学哲学的人?
我老老实实回答:不能,特别在这个哲学老师还能弹钢琴的时候。
认识殷铁凡老师就更神奇。
他是马金祁老师和杨明老师共同推荐的。
他在温州,温州这个城市很有钱,但琴行都很穷。
殷铁凡老师,和温州的中小琴行之间,几乎是阶级差距。
你说阶级仇恨也是可以的。
我就奇了怪了,2016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说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大的。
他平淡地告诉我,因为我做琴行,不是为了赚钱。
我顿时一脸懵逼。
但我不能退缩,一个温州才产出几个殷铁凡老师啊。
我马上退了原定回家的机票,决定听殷老师上一次课。
听完课之后,我问他,我能不能把我的儿子送来给你教?
其它所有的金牌导师,在各自的城市,几乎都是第一名。
莫蓓茜老师在青岛,杨志伟老师在昆明,李依伟老师在金华。
不是第一名的,也是前三名。
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是不是太挑了?
残酷的事实都告诉我,并不是。你可以放大范围,但……
然并卵
翻译成中文就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写给所有草根的一首赞歌
标准II:从小起步,都被员工惨虐过
规模超大的琴行在中国有一千家左右。琴行商学院的老师只能从这一千个老板中间选出。
但在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千人。
因为我不能选择那种起步非常非常早,靠品牌乐器起家的情况。或者家属里有王健林这种人物的琴行。
这一刀切下去还剩300家了。
也就是说,就靠自己拳打脚踢,依靠管理,做到千万规模的琴行,只有300家。
昆明谷峰琴行的杨志伟老师,起步的时候,只有一个砖瓦房,门面80平方米。
他靠在门口摆了一个场地,表演钢琴招生。起步后从昭通发迹,杀入昆明。成为昆明最大的琴行。
他是钢琴老师圈里,卖钢琴最牛的人之一。
他有教授职称,懂得教你弹钢琴。
他会修钢琴。
他也会做钢琴。
他的琴行现在有六个股东,几乎不参与管理工作,但是在六年前,他所经历的几乎是三五个员工同时离职。
张建钢老师情况比他好一点。
是主动解雇。
最夸张的一次是一次性把整个团队一次性全部清空!
当然了,这是温柔的说法,真实的情况肯定是迫不得已。辞退一个兵是一件事,辞退一个连你试试?
如果填一个空,琴行商学院的金牌导师,在多少年前,还在经历老师大规模流失之苦,那么……
殷铁凡老师是4年
李依伟老师是5年
马金祁老师是3年
管理的体系,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这些血战成精的老师坐在一起,几乎都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我们之间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座右铭:
没有被虐待过的老板不能开琴行
没有被虐待致精神分裂的琴行老板,不是好老板!
标准III:都是实战专家,都能“搞定”
俗话说:能受虐是运气,能反虐才是杀气。
要能给其他的琴行讲课,必然要经历的环节是:搞定。
没有学钢琴的老师天生就会卖钢琴的。
学音乐和艺术的学校,也不会教你企业管理。
一切都要在实战中去解决。
但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他们都能搞定,但解决的方法,全然不同。
比如老师管理问题。
杨明使用的是课程多重设置和绩效评定。
莫蓓茜老师采用品牌建设,让老师来追求琴行,而非反过来(羡慕啊)。
殷铁凡老师就更神奇了,老师难招,我自己培养。
他居然有一套方法,可以把社会闲散人员培养成音乐老师!这一旷世神功带来的结果是,第十季南京商学院结束后,有30多个学员跑去温州求取真经。
我想知道殷老师你收不收饭钱?
李依伟老师走的是股权分配路线,员工就是股东,门房就是亲人。
当然,他的成长之路别学,只能学方法。因为成为专家没有免费的。他亲口告诉我,开办琴行以来,他学习股权知识的花费就超过百万。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什么境界?
一百万!
我不禁想,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有一百万,绝对不会去学股权,我全部股给我自己。
写给所有草根的一首赞歌
标准IV: 口才出众 演讲自如
不客气的说,能够满足前三条标准的情况,已经不超过100人。
如果再加“上台授课”,就只剩下1/10了。
很多琴行觉得奇怪:都是老师,还不能上课?
给孩子上课,当然没有压力了。
如果是给琴行上课,黑压压一片求知若渴的目光。你知道那压力有多大么?
琴行商学院举办后,国内一片雨后春笋。各种“商学院”,“管理学院”多如牛毛。
困境是一样的,要找到能上好课的10个老师,比中国足球选11个人还要难。
有时候我也觉得奇怪。
琴行商学院的老师都只有寥寥几人,这么多“机构”的老师哪儿来的?
调查之后发现,是琴行商学院的学员,去上的课。
第一季、第三季,诞生的“老师”最多。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想降低标准。但情况并不如愿。
找到这几个顶级的讲师,开过琴行,受过煎熬,做到拔尖,口若悬河,这几条都满足的人——我花了三年。
平均每半年只能找到一个人!
想一想也对,一个优秀的琴行老板,身家百万千万,为人真诚踏实,实战成绝顶高手,还要出来给你上课,这个要求不是太高,而是根本不合理。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寥寥几位顶级人物中,大多都能一专多能。
课程设计、招生技巧、团队管理、品牌运营、股权分配。只会一样的高手基本没有,都是擅长3-4项。这似乎也合理。只会一样功夫,很难突破千人的门槛,做到行业前列。
想一想,就这么几个顶级讲师,几乎都在琴行商学院,也知足了。
第11季《琴行商学院》厦门站来袭!引爆秋季大作战!
第11季《琴行商学院》厦门站,11月28-12月1日与你相约,我们等你来!
第11季【琴行商学院】·厦门站

中国最强的琴行经营导师队伍!
琴行老板必学的经营管理课程!
【精彩课程】
金牌导师-殷铁凡:《学费1万元的钢琴集体课是怎么上的》
关键词:钢琴大课
殷铁凡老师的钢琴集体课,几乎燃爆了整个琴行圈!
为什么,因为大课的学费,(总额)竟然可以超过小课。
集体课是音乐教育的热点,也是难点。怎么招生?给家长什么样的概念?怎么收费,怎么利润最大化?电钢集体课之后,钢琴集体课几乎是大课的最后的堡垒。可以说谁掌握了钢琴集体课的钥匙,谁就端起了金饭碗。
殷铁凡老师是国内钢琴集体课体系建立的领航者,他所带来的钢琴大课,妙趣横生,极富感染力。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商业设计,更令人叹为观止。
大课的学费,超过小课,你相信吗?我们看看殷铁凡老师的超凡课程。
金牌导师-杨明:《艺术机构如何打造盈利性闭环音乐会体系》
关键词:音乐会盈利
杨明老师的课程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实践——成功——传授。这次带来的音乐会课程,他反复测试了4次,每次都大获成功!而且过程极为简单,适合于有3个员工以上的琴行,都可以学习和推行。
琴行商学院基于音乐会的方法教育,这次应该是最落地的,而音乐会的实操,相对是比较简单的,琴行应该可以很容易学会。做到上课就学会,执行就盈利。
我们会统计这次音乐会的实践案例及成果,帮助更多的琴行学会盈利性音乐会的操办。
金牌导师-张建钢:《如何漂亮涨学费》
关键词:学费升级策划
建钢老师最经典的课程,每一季琴行商学院结束,统计约有15%的琴行能够大胆尝试建钢老师的涨价流程,成功涨价的琴行占9成以上。
成功尝试的琴行,平均涨价后一次性学费收入在26万元~40万元。
建钢老师这次的课程,经过几番扩容,还将带来全新的内容,一切将在厦门揭晓!
金牌导师-马金祁:《你的琴行还能走多远——如何留住你的人才和你的经营思想》
关键词:经营思想
每个琴行学员想学的都是技能,但我也不止一次听说,很多东西,光学技能是没用的。
能够在思想上彻底震撼到琴行学员的,唯有马金祁。马老师是极富感染力的口才大师。拥有非凡的洞见力和饱满的热情,也只有在现场,你才能听到和看到中国琴行界的意见领袖、舆论大咖的精彩论述!
金牌导师-王鑫:《集体课教务运营细则及招生话术》
关键词:大课招生
大课最难的是招生。招生最难的是执行。王鑫老师告诉你的很简单,就是怎么去招生。这是实操性很强的课程,现场模拟,现场学习,现场排练,要的就是执行力。
金牌导师-林治江:《琴行专属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管人
林治江是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级讲师。《琴行经营报》创办人,商业模式和人力资源专家。
第六季商学院,林治江凭借“底薪理论”一鸣惊人,彻底促使整个琴行业界的“低底薪”,甚至“无底薪”现状开始改变。无数琴行通过林治江的课程,开始尝试从亲力亲为的“教学岗位”下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征途。
林治江的课程深入浅出,体系完整,能够指导琴行从“人才团队”建设中大幅度提高效益。
本次厦门站,林治江带来最新的课程:“分层团队设计”、“管人三角理论”,“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的模式创新”等极为有用的课程,将令你大开眼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