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拒绝不了洗脑营销

作者: i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08:59 被阅读118次

    我们都害怕做出一个错误而又昂贵的选择。by Martin Linstrom

    “亚洲人是全世界最容易被洗脑的。”马丁·林斯特龙在《品牌洗脑》一书中很认真地说了这么一句,还押上了他多年的营销职业生涯来强调这一事实的正确性。

    他当然只是在说营销,并没把这句话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其他领域。


    马丁·林斯特龙

    林斯特龙认为,在亚洲这一讲求集体主义的社会,由于群体身份比较重要,“适应”的能力和需求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具体到消费领域,经济崛起生活巨变,周围环境急骤变化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感,以及对“适应”的渴望,导致了我们对品牌的极度迷恋。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疯狂扫货的“中国大妈”。

    我们大多数人是羞于承认这一点的,更不会赞同所谓的“洗脑”一说。我们崇尚独立思考,讨厌人云亦云,我们相信使用此品牌而非彼品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决定,而非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

    事实却是,我们可能真的被洗脑了,还是只到处学舌的鹦鹉。

    林斯特龙解剖了这只“鹦鹉”。

    在《品牌洗脑》一书中,他告诉我们,那些狡猾的营销者和广告商是如何利用恐惧、性、名人、新时代的承诺、不安全感、怀旧情绪、数据挖掘等,勾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梦想和渴望,来说服我们购买他们的产品的。

    电影《模范家庭》截图

    也别指望我们能完全摆脱品牌的控制。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的“选择”定义了我们。

    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避免非理性消费。

    (以下文字摘编林斯特龙的营销策略,具体案例可移步阅读《品牌洗脑》)

    ***

    恐惧营销:“令人恐惧的自己”

    恐惧是一个强有力的隐形说客。身处恐惧中的人们希望能认真地思考对信息的反馈,然后根据这些说服信息的建议来中和恐惧的情绪。

    上个世纪20年代流行的广告策略,就是让消费者看一眼未来那“令人恐惧的自己”:

    1.指出一个问题,或许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2.加剧消费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焦虑;

    3.出售解决方案。

    而恐惧一旦和高度的问责、悔意、负罪感甚至挑战混在一起,就会从情感转换成行动。比如,医药类的广告利用了我们对死亡、疾病和衰老的恐惧说服我们购买他们的产品。

    怀旧营销:拥有一个“时刻”

    怀旧情绪是最强有力的隐形说客之一。

    如果公司想要激活消费者对其品牌的渴望,就需要“拥有”一个让人们只能联想到此品牌而非其他品牌的“符号”。

    这些“符号”巧妙地起着作用,不仅微妙地把产品与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刻连接了起来,还把我们身处这些时刻时的情感连接了起来。

    任何品牌或广告宣传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拥有一个“时刻”。

    心灵营销:越依赖,越忠诚

    心灵营销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品牌战略。它已成为各个品牌和产品广泛使用的策略,从糖果到运动饮料,甚至汽车和电脑。

    那些精明的品牌并非真的在出售食物、香水和化妆品,他们是在出售纯净、精神性、信仰、道德,有些情况下还出售赎罪。即使是世界上那些最为强大的品牌——从苹果到哈雷公司,同样宗教般地让我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有仪式感的,甚至是福音般的信仰。

    消费者会对拥有仪式的品牌产生更多的情感依赖,越依赖,越忠诚。

    数据营销:消费者比以往拥有更多权利

    数据挖掘是一个巨大的、快速发展的全球产业,致力于追踪和分析消费者行为,并分类、总结以及平滑这些数据,以便能够用于说服,有时也能操纵我们购买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在未经我们允许的情况下用秘密手段收集我们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我们的购物习惯,还有关我们的一切。

    真正糟糕的是未来的广告商和数据挖掘者将会怎么利用社交媒体对你进行品牌洗脑。有研究证明,比起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营销者、广告商,或大公司的作用简直是九牛一毛。

    换句话说,拥有真正力量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

    林斯特龙当然是营销大师,不过他总结的营销策略并非首创,而且经验不可复制。营销的套路与反套路,里面有很多微妙的东西。

    这里我要推荐一个国产动画短片,1986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超级肥皂》,6分钟的绝妙讽刺,高密度无死角,直击人性。看片——


    经典老动画 超级肥皂_腾讯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拒绝不了洗脑营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rw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