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战争,“勇敢”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所以我们喜欢“破釜沉舟”的故事——把锅打破、把船凿沉、不留退路、非胜不可。但有些时候,光靠决心和勇气不一定能保证打胜仗,能否运用、用好数据会对成败产生重大影响。
二战期间,美国人已经意识到要想打赢一场战争,还需要依靠数据,所以专门成立统计研究小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1940年,英美盟军开始对德国展开战略大轰炸,由于德国的空军也很强大,盟军一度损失惨重很多战斗机被德军的炮火击落,于是“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概率”这个问题被提交到了统计研究小组。美军当时的想法是给飞机再穿一层结实的装甲外套,但这样会让飞机速度变慢行动变笨拙,所以,只能给某些部位加装更厚的装甲,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确定那些部位?
统计研究小组当时统计了所有返回飞机的中弹情况,按各个部位的面积进行换算,得出各个部位相同面积上的平均弹孔数,算出弹孔密度。结果得出,机翼和机身等部位每平方英尺的弹孔数最多。
至此,看似结论也出来了,哪个地方最容易被击中,就加强对哪个部位的防护。装甲应该装在机身和机翼处。
看似分析全无问题,大多数专家也是这样认为。这时,有人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需要装甲的地方不是弹孔最多的地方,而是弹孔最少的地方,也就是飞机的引擎。
为啥?因为一些飞机之所以可以带着满身弹孔平安返航,是因为中弹的那些部位,即便被击中也不会导致坠机,而在引擎等部位,很少发现弹孔,其原因并非那些部位很少中弹,而是,一旦中弹,返回的概率微乎其微,绝大部分都直接坠毁。
也就是说,返航的都是幸存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的判断并不全面。那些未能返回的已经坠毁的才是统计的关键。军方最后采用加强引擎防护的建议,果然,被击落的战机大大减少,决策被证明正确。
故事讲完了,很精彩地说明了如何用数据,以及如何用好数据,分析问题时如果只依赖那些筛选过后的信息,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有巨大的偏差,这叫“幸存者偏差”,所以,统计分析的样本量要大,不仅要看看到的,更要关注看不到的。分析数据时,要有这样深入分析的能力,做其他事情时也一样,有老师曾说过,“要多层次思考,不要想到第二层就饶了自己,再往下想一层,展示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是一次与自己较劲的过程。”
——以上内容有参考《数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