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搬到这个小区,宇杰每天上学前都把平衡车放在小区南门保安室,然后走路到对面学校。
大约是一个月前,宇杰经常在我耳边抱怨其中的一位保安话多,每次他去放车或拿车的时候,就会说“慢点啊!小心一点啊!不要那么快啊!你的车不要放在这里了,占地方,下次放自行车处吧!”等等孩子听起来感受不好的话。
其实,这里面的有些话语是出自关心孩子,怕他摔跤,提醒他小心一点。只是可能说话的语气以及说话的频率让孩子感觉不舒服。
偶尔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就会引导孩子,用启发式提问,“你觉得叔叔说这些话是想表达什么呢?”“看不惯我呗!”“为什会看不惯你啊?”“可能是觉得我有平衡车吧!”“这也有可能哦!”妈妈没有否定孩子的想法。
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表达。
“宇杰,在这件事上妈妈的想法可能跟你不一样,妈妈觉得叔叔可能只是关心你,或许他说话的语气让你不舒服。另外,平衡车放在那里是不是真的会妨碍叔叔他们啊?这点是需要我们去想想。”
“另外,如果是妈妈,我可能会这样做,每次见到叔叔会主动跟他打招呼,多跟叔叔说谢谢、麻烦啦!”这只是妈妈的想法,也不一定对,你可以参考想一下。”
不否定孩子的想法,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让他感知到他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彼此。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孩子,同时,选择权也交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