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包子在我们这里,只要是过年过节的,家家户户都会张罗着吃一顿,似乎无饺子不过年,无包子不过节一样。尤其是过年,“年饭还是饺子香”。天还未亮的时候,乡邻们都起来了,家里掌柜的带着孩童燃鞭炮、放烟花,搭柏楼,燃柏楼的功夫,妈妈就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了除夕夜布置好的供桌上,约定俗成要先献老天爷和先人们,待他们用完餐爷爷奶奶辈上了桌我们才能吃饭。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包的饺子和其他节日和平日是不一样的。新年的头两餐饺子里必须包裹铜钱或硬币,这叫包吉祥钱,有纳福招财、回回全全、圆圆满满之意。
初五即破五赶五穷,吃饺子代表捏小人嘴,这天剁馅的时候要把菜板剁得叮咚响,叫剁小人。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六月里,乐呵呵,上下全吃煮饽饽”,诚然,头伏也是要包饺子的。据说伏里天吃饺子可以调养心气,是开胃解馋的一介尤物。
冬至必然少不了饺子,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尤其是我们小时候,一个个穿得都像棉猴一样,但耳朵、手脚、脸都被冻得发紫发黑,冻破了结了痂,裂了口,流了血再结痂,所以有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之说。天气回暖,烂耳恢复得滑润光泽,自然要吃饺子庆贺一番。
河东地区的饺子陷一般是香菇、木耳、藕、胡萝卜、白萝卜、圆白菜、韭菜、竹笋等和猪、牛、羊肉拌一起的。最为有名的是牛肉饺子,但凡河东人出去开饭店的,两大招牌必然是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晋南刀削面和牛肉水饺。不管是外出开饭店的还是在家包饺子,都必备当地粉好炒熟的秘制调料。在岁月里的绿皮火车上,总少不了扛着蛇皮袋装着调料的河东人。
牛肉饺子不用说,
香味飘满全中国,
精选牛肉秘制料,
肉馅成团不塌伙。
双手擀皮是绝活,
一分能包上百个。
皮薄馅嫩像元宝,
大家吃了都说好。
双手擀皮,也就是左右手同时开工,️一根短短的擀面杖,分分钟就可以包满一整张案板。一整张案板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在我们这里,家家都有一张比单人床铺还宽长的案板,在案板的两头支有两条高长木凳子。包满了案板就拾在篦子上。河东人吃饺子都说斤,30个为半斤。出门做生意的也是如此,都说半斤、一斤。
在南方的时候,当地人基本上是不会和面擀皮的,买的都是现成的皮,然后边缘粘些水,把边沾起。
当他们知道我们是北方人后,总喜欢吃我们的饺子,因为一些阿姨来我们家总说饺子、包子、饼非常好吃,让老妈教他们做,老妈也常常把包好的饺子冷冻好分发出去。但凡我们家蒸个花卷、包子什么的,她也第一时间给人家送过去。
老妈还跟着我们一起去做公益、参加一些活动,但总少不了和面拌馅包饺子。两手擀面皮总是被津津乐道,啧啧称奇。记得有一次大家一起烧烤,等不急吃饺子的那些人,拿起擀好的面片烤着吃得津津有味,面片卷烤肉,还别有一番风味。
饺子除了水煮,还可以煎炸蒸,哪样都美味。水煮的比较常见,有干捞也有带酸汤的。河东人不管吃面还是饺子,都是少不了葱、蒜、香菜、辣椒和陈醋。
我也比较喜欢带酸汤的,尤其喜欢各色蔬菜汁和面好的七彩煮饺子,从水开后,饺子沉落,一直不断地搅拌,直到飘浮水面,水开一次就点一次冷水进去,加入三次后饺子就熟了。煮饺子的过程中有时我在想,人生也就像这饺子一样,热锅中翻腾着,早熟的已漂在水面,然而还有未熟的继续沉着翻滚着,漂浮的一动不动,沉着的还在苦苦挣扎,起起伏伏,但最终它也浮出水面,和早起熟透的那些并肩齐驱。
你是否也喜欢这滚烫的起起伏伏的饺子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