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237517/00d1d468d0848fe5.png)
近期,我司在做外部推广,
我负责对接媒体平台。
万事开头难,初次合作需要磨合,
对方态度一天能有800个变化;
前一秒说出的话,
后一秒就自己把自己否定了...
道理我都懂,
但是和对方公司的负责人沟通起来是真的心累。
让自己舒服靠智商,让别人舒服靠情商。
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
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
而语言表达就是判定情商高低的直接因素之一。
即使遇上看不惯的人,
也不要在公众场合给TA难堪。
有时候你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会令人羞怒,于你也没有任何益处。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之后再做出回应。
当面批评你的人,
大多数都是和你关系比较亲密的人。。
被批评了,不要着急否认,
先深呼吸,仔细思考下对方指出的问题,
分析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或者是否存在不妥之处,
要分清别人是不是真的为你好。
真诚的赞美别人,
话说的越细节越好。
夸别人的时候,不要走“敷衍”形式,
比如:“你真漂亮、你好厉害啊。”
相比而言,称赞具体的细节更让人感觉到真诚。
比如,把“你好厉害”换为:
“你方案做的真不错,逻辑清晰,
所有细节都涵盖进去了,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华”。
如果有些话不确定,
宁愿闭口不言,
也不要“胡言乱语”。
“可能、也许、大概、说不定”这些词汇尽量少说,
流言就是因为这些不确定的词而产生的。
人都是有表达欲望的,
这也是“添油加醋”这个词语存在的合理性吧。
有时候我们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
听着听着就想到了某个点,
恨不得马上可以轮到我们表述。,
但是同一件事会因为表述人的语气、表情而变质。
有些话可说、可不说的时候,
选择不说。
多数人都不希望下班之后,
仍然处在工作的环境里。,
如非必要,不要打扰他人的假期。
不是所有的话都需要有回应的,
话不投机时,我们可以不搭话。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然而,我们多数人恰好是说得太多、听得太少
和亲人、朋友、同事发生矛盾时,
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态度,
你想回到平息最快的方式就是不接话。
等双方情绪平稳了,
再进行沟通,才是明智的。
懂得理解和接纳自己,
才能理解和接纳别人。
没有人喜欢被传递负能量,
有些焦虑是需要成年人学会自己消化的。
如果忍耐不了,
也不要带着情绪去吐槽。
另外,还有个万能沟通法:
如果不知道说什么,就沉默微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