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道家思想中的“道”,如同佛家思想中的“禅”,都在自己的本心之中,并不在外。古人云:“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问长安。”王阳明有一天在讲学,一位朋友就请教他说:“修行的功夫不真切怎么办?”王阳明说:“学问的功夫我曾经用一句话就把它讲透了,为什么现在越说越远,都看不到根基了?”这时朋友说:“致良知是听过了,但还需要讲明白。”王阳明说:“既然知道致良知,还有什么可以讲明的呢?良知是本明白的,切实用功就是了,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说,越说越糊涂。”朋友又说:“我正是希望您讲明如何做功夫?”王阳明说:“这必须你自己去探求,我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说,从前有一位禅师,别人来问佛法,他就把拂尘提起来,有一天他的徒弟把拂尘藏起来,看他用什么办法,禅师找不到拂尘,就空手做了一个提拂尘的动作。我这个良知就是启发人的拂尘,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提的呢?”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请教功夫的关键,王阳明左看右看就说:“我的拂尘在哪里?”一时之间在坐之人哑然而笑。王阳明说:“这必须自己探求,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诉说这种状态。”正如同我们在追求某些事物的时候,总是执着于表象,想用表面的文字和方式来彻悟自己想追求的智慧。但这样的方式只是本末倒置,真正想要追求的智慧,需要用心去感悟,诸如道家思想中的“道”,都是如此。世人总有这样一个困惑,总抱怨:“为什么明白这些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明白的那些道理只是学会了,并没有真正的悟到,别人告诉你一件道理之后,自己真切的从生活中去感悟,才能将这个道理融入自己的生命。别人的作用只是点化,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用心去感悟,不可执着于言语之中。有一日佛陀登上法座,准备向僧众说法,但是众人等了许久,却始终未听到佛陀说出只言片语。片刻之后,文殊菩萨敲了一下惊堂木,对僧众说道:“诸位仔细啼听,观察佛所说法,佛的法就是如此。”然后佛陀一言不发地下了座。佛陀的一言不发并非未曾说法,而是告诉大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以“无言”告诉大家“智慧在无言处”的道理,这不正如道家思想中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吗?真正的智慧需要通过表象去用心感悟,而不是执念于表象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