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友: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有一天,子贡问孔子交友之道,应该如何?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下属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几次后,他都不听,再勉强去劝,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的要求和劝告,次数多了,也就疏远了。这里,孔子告诉子贡,交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导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必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好;“毋自侮辱”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就变成冤家了。从表面上看,孔子教学生的交朋友之道,好像蛮滑头的样子,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实际上加上我们的经验,就知道孔子的话并不滑头。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更要注意。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能保持朋友的感情。
近代有一个故事。曾国藩下面有一位幕友王湘绮,当时他是湖南的才子,也是近代以来有名的大儒,对曾国藩有褒贬之处。曾国藩所率的湘军在和洪秀全作战时,开始露出败象,王湘绮就要请假回家。曾国藩知道他读书人胆小,如果这场战斗败下来就不得了,所以就放他回家,不过事情太忙,没有立即批这件公文。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因为有事去找他。看见他坐在房间仔细看书,就站在后面没打扰他,差不多一个小时,王湘绮还不知道。曾国藩就悄悄的走了。第二天早上,曾国藩就送来了很多钱,诚恳的安慰了一番,让王湘绮回家。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突然决定让王湘绮回家。曾国藩说,王先生去志已坚,无法挽留,朋友之道,不能勉强。尤其打仗的时候,胜败自己都不能把握,如何能保住别人。再问曾国藩如何知道王湘绮去志已坚。曾国藩说昨天晚上在他家里看见他看书,一个小时都没有翻动书页,心事肯定不在书上。所以还是让他回去。
这个故事说明长官与部下或者朋友之间要恰到好处。人生交一个好朋友很难的。所以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适可而止,不是滑头。
则自南怀谨的(论语别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