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心理散文
读《艺术的故事》

读《艺术的故事》

作者: 01Summer | 来源:发表于2021-08-19 20:22 被阅读0次

我们都听过说话的艺术、种花的艺术,关注过生活的艺术、交友的艺术,但你知道艺术也有自己的故事吗?

草原上的圣母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里从最早期的洞窟绘画开始,娓娓道来,用一幅幅绘画作品的描述、分析,把看起来高深晦涩的艺术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出来。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宗教、生活、政治的紧密关系,它来源与生活,却也因的创造力的缘故高于生活。

01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书中提到“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来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来源于生活的细微处,也最接地气。

当人们把艺术送上为人崇拜的神台,用一种一般人不懂得清高姿态赋予艺术,那只能是捧杀。

有人喜欢逼真,有人喜欢抽象,观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个艺术标注,而每个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实际追求。

这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间隙,但针对艺术本身并不存在好坏之分,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本身也成为了创作者,创作者在创作时,也会不时以观众的角度去审视作品。

两者之间有来有往才称之为艺术,进而通过艺术作品,眼睛看到图画,心里感受美,用艺术角度去观察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创造者。

02 趣味问题讲不清楚

如果有人非要给艺术一个定义,用简单的好坏去区分,那就落入困境,甚至丧失了审美的趣味。

有时艺术家本人也并不能提前预估到自己的作品,以及现在创作的作品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拉斐尔在创作草地上的圣母这幅画时,我们从画家当时留下来的手稿,可以看到,创作者有了这样一个创作主题,脑子里浮现了几个不同的场景。

有的圣母单抱着孩子,有的圣母慈爱的俯视两个幼儿,仅仅草稿就多达一摞,后来几经推敲,才最终选定场景,于是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名作。

这说明创作者也是一边创作,一边生发灵感,进而由灵感引发自己接下来的思路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家也是从自己当前的作品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而非一蹴而就。

而我们作为一个美术功底薄弱的看客,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清空已有的偏见、狭隘,尝试去寻找作品里的精妙之处,这也是绘画、音乐这些非直接表现形式的优势。

它给了欣赏者私人空间,由着作品的表现方式,观赏者对其中的趣味性感受的越深,理解愈接近作品本身。

这感受不拘泥与视觉、听觉,有时需要调动全身心的感、触觉。

齐帆齐第六期写作营 累计字数918

相关文章

  • 读《艺术的故事》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

  • 读艺术的故事

    来自书中导论的一句话:既然艺术是一种美,那么欣赏艺术就不应该着重于“艺术学”或者是“艺术史”所关注的东西...

  • 读《艺术的故事》

    我们都听过说话的艺术、种花的艺术,关注过生活的艺术、交友的艺术,但你知道艺术也有自己的故事吗? 《艺术的故事》这本...

  • 读《艺术的故事》所得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我终于把《艺术的故事》读完了,可喜可贺。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十分煎熬,长长的外国友人的...

  • 西方美术史笔记 02 寻找门径

    今天的笔记,聊一聊读《写给大家看的西方美术史》和《艺术的故事》的感受。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初版前言里说:本书...

  • 20180918艺术的故事15 书结(1)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埃及

    为什么读艺术史?为什么选择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首先,以往对艺术史的了解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比如对某个艺术家,...

  • 废名小说艺术随想

    废名小说艺术随想 作者:严家炎 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有扑朔迷离的故事。 读惯了一般...

  • 读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2)

    二 第一章讲艺术起源。贡布里希说,不了解过去的艺术为什么服务,就很难理解它。最初的艺术具有明显的实用目的,这个目的...

  • 读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1)

    一 这是一本关于西方艺术史的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西方艺术(美术、雕塑、建筑)的发展历程。1950年初版,其后每隔数...

  • 读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3)

    三 第11章“朝臣、市民”,时间14世纪。14世纪的艺术趣味倾向于风雅而非宏伟。14世纪的画家注重优雅精巧的细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艺术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ia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