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想改变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当不再挣扎的时候,就开始改变了;当不再与症状搏斗的时候,症状就消失了。
早上醒来,还有些困,先做个跪睡,清醒清醒头脑再说,做完跪睡,还想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一下,于是放松……结果,没几分钟,又睡过去了。
这真像老师说的,想清醒的时候,睡着了。
晚上的时候,看小说入迷,自己跟自己说,再看五分钟就睡。结果越看越清醒,越看越睡不着,不知不觉已经后半夜。真是想睡的时候,越来越清醒。
这图,越看越不合理越努力挣扎想要做好某事,结果往往相反,越容易做不好。原来考试复习的时候也是这样,就想着我今天我一定要做够多少道题,看完多少页书,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但读书效果不理想,甚至十有八九会有突发事件需要去应对,即使是安静的看着书,做着题,也会犯个困,打个盹,书上写的那字像画魂(hui,不知道是啥意思,小时候就听大人这样说)。
不是不想做,越想做好越做不好。反而是不刻意的去要求自己的时候,在放轻松的时候,甚至说不定边听着音乐的时候,无论背书还是做题效果都杠杠滴。
为什么呢?仔细想一想。心态放平,心情放松,在最舒服最宽松的状态下, 没有压力,也不会产生负面情绪,做事效率会高,效果会好。这大概是规律。
我们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跟什么样的人互动,都会有动机。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倒u型曲线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行为,并不见得动机强,活动效率就高,也或者说不见得我们特别想去做,就一定能做成。如果动机过高,活动效率不一定能保证。就像我特别想通过这一次的考试,动机是很强的,如果考试难度不高,一般没什么问题。若是考试难度比较大,那就不好说了。有句老话叫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还有一句——千思万想费精神, 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我们各种各样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都是抱着自己的目的来的,有的很迫切,期待也很高。在心理学类的学习中同样也有如此状况,有的人就是抱着要解决实际的问题来的,比如亲子沟通,比如孩子厌学,比如夫妻不和等等。所以有的人很希望自己一学就会, 学了就有用,学了就有改变。“我这都学了大半年了,孩子怎么还是不上学?”“我这因为学习花了好几万了,他怎么还是对我不好?”
无论结果如何,坦然接受,面对事情的发生一定是在日积月累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的,所以事情的解决也一定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部分抱着高期待进入学习的人,在学习结束之后,改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落差,就会有抱怨,就会有冲突。动力太强,行动跟不上,目标没有达成,需要没有被满足,紧张没有解除,自然就有情绪。
过刚易折,善柔不败。道理都懂,都不愿意接受。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高估自己,或者是用高自尊来保护自己,所以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弱,不愿意承认自己无能。
我们只有真正的接受问题的发生,存在,问题才有可能慢慢的解决。就比如我们承认自己感冒了,才可能把感冒的问题解决。承认自己骨折了,才有可能把骨折的问题解决。道理都是一样的。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您敢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