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一期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节目,《优秀北京女孩下嫁之后》,对我触动很大,虽然是一档调解矛盾的节目,但是母女都很理性,说话温声细语,侃侃而谈,显示出极高的修养,流露出的是母女间深厚的爱。
一开始是母亲对女婿的不满和抱怨,女婿是小学文化,农村人,经济能力有限,教育孩子方面能力不足,并且母亲还替小家庭还了100多万的欠款,负担着两个外孙的生活和教育费用,以及小家庭的吃喝住。母亲对这样的状况表现出恐慌和焦虑,她担心自己渐渐老去,女儿以后怎么办?担心女儿负担太重,女婿撑不起一个家,要靠女儿来养家,女儿以后会太苦太累。
女儿却不认同母亲的观点,这个女婿一开始还是母亲看中的,小伙子很热心,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宁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帮助别人,而且始终如一。女儿在老公身上感受到了体贴和照顾,在职场上遇到的各种情绪,在外面不能发泄,回到家以后,老公都会给予接纳和包容,并且两人结婚四五年了,如果第二天不用上班的话,两人还能聊个半宿,女儿觉得这是他理想的伴侣,两人互相关心,无话不谈,可以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并且加以改正。女儿很享受现在这样的生活状态。
女儿是按照母亲的期望"下嫁"给现在这个丈夫的,而现在母亲却对这个丈夫日渐不满,原因是什么呢?还要从上一代父母的婚姻说起。
母亲年轻时漂亮,聪明,能干,嫁给了一个年龄大她37岁,而家庭,出身,学历都远高于母亲的父亲,并且父亲的性格也很好,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母亲有头脑,会做生意,并且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学习的追求。童年时,父母间的矛盾,女儿现在想来,应该是父亲的自卑情绪在作怪,父亲的许多过激反应和行为,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父亲在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也在践踏着母亲的尊严。女儿小时候就极聪明,九岁就上了六年级,初中时比同年级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但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第一名,从而受到同学排挤,母亲就寄希望于女儿坚强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不依靠任何人,宁可下嫁,也不能高攀,在婚姻中能掌握主动权,自己能够养活自己,结婚以后当丈夫不满己意,让自己痛苦的时候,能离得起婚,能自己养得起孩子。而当她把女儿培养得能够独挡一面时,母亲又心疼女儿像男人一样挣钱养家,女婿不能为女儿撑起一片天。
母女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高的修养和教养,当女儿听说母亲又找到新老伴时,第一反应是张开双臂拥抱母亲,说"恭喜妈妈,找到老伴,祝你幸福"。当女儿第一个月工作挣到了两万多元工资时,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首先你辛苦了,你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孩子,这一点我特别认可,但是你什么时候去休息,去旅游,去提升自己呢?"
调解员胡剑云给出的三个关键词很到位,一是主动和被动,母亲对孩子的行为,大多是主动的,从而忽略了一个"边界法则",母亲应该成为孩子强大的后援,而不是强烈的干扰。二是直接和间接,母亲从小到大带给孩子的教育,直接上是爱,间接却是让孩子想逃离这个家。三是完美和缺陷,母亲对自己要求很高,眼光很挑剔,女儿是优秀完美的,但女婿却很多缺陷和不足。
调解最后母亲说,如果女儿和女婿相处得舒服,精神愉快,只要女儿小家庭能够经济独立即可。这个母亲也是一个懂得道理,并且讲道理的人。
调解结束后,胡剑云调解员这段话说的特别好,"再好的爱都是要保持距离的,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经历了父母没有看到的压力的话,今后的路会走的很难,该经历的没经历,该体会的没体会,该发现的没发现,只好把这个过程移到婚姻里面,但维系婚姻的是情感关系,而不是血缘关系可以去包容,所以亲情撕裂带来的痛特别痛和直接,追寻幸福要建立在坦诚相待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把握幸福。
最后母女相拥,女儿说"妈妈我爱你"。而妈妈轻轻的抚摸着女儿的背,说"爱是藏在心里的,我不会说出来"。我觉得表明了妈妈对女儿的爱更浓厚。这个场面真的特别感人,我也从这档节目中悟到了许多东西,需要我来学习。
我的观点,不要高攀,也不要下嫁,门当户对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