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祝大家一帆风顺,但是我觉得这并不现实。
智者说,人的一生总是有三件事情是无法避免的。一个是苦难,一个是邪恶,还有一个是人生的终点。
所以真的希望,我们在每时每刻当下都能储存足够美好的记忆,去对抗人生不期而致的苦楚。也愿我们在记忆中能够储存足够的美善,能够与邪恶相对抗,而不和他同流合污。更愿我们在记忆中有更多的美好,让我们平静从容的走向人生的终点。
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并不值得羡慕。
纪伯伦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痛苦。一个痛苦是野心还没有实现的痛苦,还有一个痛苦,是野心成就后的无聊。我见过很多成功的和许多正在追逐成功的人,他们都在这两种痛苦中相互切换。所以有人说,真正能够带给我们平静的是我们内心的原则,当然这也需要有命运的加持。
我分享一个故事。2600多年前,当孔子绝粮于陈蔡,7天没有饭吃,外面有暴徒袭击,但孔子依然弦歌不断。依然给学生讲课,因为他要告诉他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应该临危不惧,泰然若素。他的大弟子子路过来问,老师,我们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困境呢?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有可能遭受厄运。 但是君子跟小人的区别在于,小人穷斯滥矣,他们会随时改变原则,但君子会固守他们的原则。孔子反问他的学生,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遭此困境呢。我们又不是野兽,为什么会在旷野奔跑呢?子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他想了一想,他的回答是,老师,可能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吧。我们没有坚持仁的标准,我们不够智慧。孔子回答说,那如果坚持仁坚持智慧。为什么会有比干?为什么会有伯夷叔齐?所以你不要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推。子路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外界的环境是你改变不了的。有的时候你要相信命运,尽人事听天命。孔子的第二个学生子贡是一个有钱人。然后孔子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遭此困境 ,子贡说老师你的理想太宏大了,为什么不能降低标准,只要降低标准,我们就能维持自己的理想。那是孔子说,作为专业人士,我们不能降低标准,我们不能降低专业标准来谄媚。他说子贡啊,你的志向太薄了。最后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叫颜回,他的回答第一部分跟子贡一模一样,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不能容,但是他的第二个回答是不容,然后见君子。
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们的理想,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1600年后,当22岁的苏轼高中进士,他给主考官梅尧臣写了一封信,叫上梅直讲书,引用了这个典故,不容然后见君子。他有大好的前途,春风得意。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我时常在想.如果苏轼能提前预知他人生的终点,能够提前预知他所经历的一切,他是不是有勇气重来一遍呢。
我衷心祝愿各位,能够找回内心的平静,一生平安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