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最初是想请宝钗教她学诗的,却被无情地拒绝了,按理说,如果香菱识趣些,就不会再提这样的要求。
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 "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香菱是真得很想学诗,以至于再次向黛玉开口,黛玉很干脆地答应了(总想表白善良纯真热心的黛玉。)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两个痴人也算是凑到了一块,黛玉不藏私,香菱真心热爱,做一件彼此都喜欢的事,该是多么快乐。
香菱一生最美的时光,大约也就是这个时光了。
黛玉对诗的见解又是怎样的呢?
一、不过是起承转合
对她而言,写诗并不难,信手拈来很随意。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二、立意很重要,不以词害意
意境很重要,一味地讲究格律,反失了天真本性。把字词都约束在条条框框里,去雕琢,去堆砌,这样写出来的诗想必也是无趣味的。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三、多读多背多揣摩
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去做一件事,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诗看得多了,眼界自然就宽了,不会被哪一首哪一句束缚住。
香菱的痴,在于她一旦痴迷,醒时梦里全是诗。最终,她作出一篇佳作: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新巧意趣都不差,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已经是学得很好了,说明香菱本身就很有灵性。她学诗是为了那份真诚的喜欢,而不是谋生手段。
黛玉想必也是因材施教,她知道香菱没有底子,所以也并不卖弄自己的才情,只从最简单的教起。她的善意,成全了香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