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想想十几二十年前,如大浪淘沙一样,能留守北京的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他们大多数都是在竞争惨烈的高考战场上一路披荆斩棘、闯五关斩六将,然后一步一步艰辛考到北京的莘莘学子,代表的是全中国最有学识的一群人,他们接受到的是全国最好的教育,享受着国家给予的优厚资源。如今的他们,基本都是国家机关、大企业等单位里的中流砥柱,是北京中产阶级的代表。如果用三个代表的话:他们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002
现在呢?能留在北京的都是什么人?
似乎是个正常人基本上都能生活在北京,并生活的很好。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廉价劳动力的产生。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多,对服务业的需求扩大,而服务业的主体大多数都是一些廉价的体力劳动者。因此,更多的廉价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廉价服务,并且范围更广。就如现在的快递业、外卖、上门服务的家政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很多的廉价劳动力来满足对服务业的需求。
第二,由廉价劳动者隐射出来的“廉价产业”。廉价劳动者为了生存,他们也需要吃、住、行、娱、购,无法维持这种高消费的环境。这时,又一些“更聪明的”廉价劳动者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生产一些能满足这些廉价劳动者日常所需的商品或者服务,久而久之,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廉价、低端的生态圈。
其实我们应该要感谢这群“廉价劳动力”,虽然我们也是廉价的脑力劳动者,但我们也切切实实的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给我们带来的“品质生活”。
003
如今,北京城沸沸扬扬的“减少低端产业”的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有条不紊的执行着,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变化了呢?
洗衣店涨价了!
等了半天才叫到一辆滴滴快车!
商场里的小吃店关门了……
北京2017年入冬以来,雾霾减少了!
路上发小广告的人少了,不知道旅游景点门口的黄牛党还在不在……
突然感觉城市密度变小了,但我的焦虑就来了:
2014年2月,XZ发表的讲话里,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紧接着第二年,2015年2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XZ指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
2017年的“疏散非首都功能”的行动持续进行着……
作为一个刚踏入小康生活的百姓,我从事的既不是政治工作,也不是从事文化、国际交流,更不是从事科技创新行业,与此同时,没有了“廉价劳动力”的支持,生活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还有孩子的教育成本……或许几年后,我所从事的行业不再变得高端,我也就成为被“疏散”的第二批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