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英文:wine,Alcohol,别称众多,我们较为熟知的有;杜康、杯中物、金波、壶中物、清酌、曲秀才等。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说酿酒历史悠久。
酒的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是酒俗文化的一种体现。
酒,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文人骚客,为它写下或壮美、或悲怆、或凄冷、或婉约的诗篇。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李清照有沉醉不知归路的娇羞。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
酒,是一种文化。古人逢喜事乐事比如金榜提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等需要以酒助兴。人生悲事痛事,杨柳岸晓风残月,执手送别,需要以酒饯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几句诗道出了上面的乐事悲情。酒似乎真能助兴,李白能斗酒诗百篇。
而酒又常与忧相伴。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慨叹。李白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呼唤。范仲淹️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无奈。
而悲伤的时候,它能为你解忧?显然不能,正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借酒销愁,愁更愁。
任何想靠酒来麻醉自我的想法都是愚不可及的,也都是自欺欺人的,尤其是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些人工作压力大,各种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生活压力大…,往往就愿意以此作为借口借酒消愁,而事实是越喝越上瘾,越喝越消极,有的甚至沉迷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也有一些人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有钱了,于是就呼朋引伴,喝酒找乐,推杯换盏,不醉不归……有的人酒后胡言乱语,丑态百出。有的人喝出酒精肝,喝出胃出血,喝得妻离子散,车毁人亡……
饮酒过多伤身伤肝,这道理谁都明白,可偏偏,一些酒鬼拿着热情的幌子来饮酒作乐、拉帮结派,令人避之不及。不乐意喝酒,为了迎合上级,附和同僚,不得不戴上假面,一直别扭地坐在那里,趋炎迎奉表演。作为公职人员,有几人敢说没有被公务宴请上的酒精喝“伤”过?习近平主席上任后出台了“八项规定”,给盛行喝酒风的官场戴上了紧箍咒。习总书记的“禁酒令”真是大快人心。
正所谓小酌怡情,大饮伤身。饮酒一定有度,适可而止!否则酒就是坏东西,就是罪恶。另外喝酒容易让人麻痹,不清醒从而失去理智,导致酒后犯罪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看来,说酒是罪恶也不足为过。
如果你认为酒能为你带来勇气,那么这种勇气不堪一击。如果你认为酒能证明你的忠诚,朋友,当你喝下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背叛了。你背叛的是你的健康,你背叛的是你的生命,你背叛的是家人对你的关爱。要珍惜生命,适度饮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