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分享从心开始育儿
【绘分享育儿愈己训练营】第12期:成成案例分析

【绘分享育儿愈己训练营】第12期:成成案例分析

作者: Ww包包wW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04:12 被阅读88次
    【绘分享育儿愈己训练营】第12期:成成案例分析

    第四次,微课案例分析。

    请根据男女大不同、夫妻关系、隔代养育一章学习的内容,对以下案例进行点评,解析。

    成成,8岁,男孩

    成成从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成成妈妈是二婚,她是一个非常直爽的女性,自己做小生意,经营的很不错,人缘非常好。但她说,在家庭里,自己却忍不住常常和婆婆起冲突。孩子奶奶以前是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所以总是用“打压”的方式,不让成成骄傲自满。爷爷比较宠孩子,但也对奶奶的做法不敢干涉。爸爸呢,有时候会指出奶奶做的不好的地方,但很少。

    但成成妈妈觉得孩子的好是要夸出来的,老是打击孩子,孩子会没有自信。于是多次想通过老公向婆婆提意见,但成成爸爸很为难,也觉得让老人改变几乎不可能,于是一拖再拖。成成妈妈终于和婆婆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一般情况下,婆媳之间有矛盾是因为这家的儿子没有起到他应该起到的作用。而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则离不开这家的家庭环境。

    关于成成妈妈和婆婆之间的婆媳矛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情。

    一、长辈们的关心与付出是无私的

    无论长辈用什么理念或方式来教育孩子,其初衷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为孩子的父母分担。他们的心是好的,目标与小辈是一致的,而且说实话他们没有帮小辈带孩子的义务。因此就这一点小辈们确实应该心存感激。

    那么就成成妈妈来说,她平时要照看生意,势必在陪伴成成这件事情上是没办法做到全身投入的,那么奶奶的照顾其实是代替成成妈妈做了她该做的事情,不去说做得怎么样,单说奶奶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就应该得到成成妈妈和爸爸的感激。

    二、理性认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同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不可避免的带有Ta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烙印,因此才会有“代沟”这一词的出现。人的认知与Ta的经历、知识、生存环境都密不可分。

    在成成的教育方式上,两代人观念的不同是时代的不同所造成的。作为老师的婆婆,她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是受到了这种“打压”式的教育,才会认为自己能成为老师并拥有现在的成就全靠当年长辈们对她的“打压”,所以为了成成长大了能成材,她准备在成成身上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

    而对于身处新时代浪潮第一线的妈妈来说,在经历了几次科技的“革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成功、幸福等许多方面的想法都已经与老人们不同,也许成成妈妈更多地在考虑孩子如何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如何在社会上有他的立足之地。而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中,自信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从本质上说婆婆和妈妈的想法都没有错,我个人认为“严师出高徒”这句话非常正确。但关键在于对“严”这个字应该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执行。要求严格和赋予孩子自信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三、体谅老人在退休之后的心理落差

    成成奶奶原来是老师,从“万众瞩目”的“指挥家”变成了退休后一个普普通通的奶奶,这之间的落差可想而知。在学校的时候,奶奶还能通过给孩子们上课来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因为在家里,爷爷与她其实并不亲近,那么退休了之后,这种距离在朝夕相处中变得愈发明显。因此,奶奶为了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放弃了自己退休后的自由生活,把教育成成这件事作为最大的项目,她下意识的想要掌控孩子的教育权,再次体会大权在握的感觉,就像原来在学校里那样。于是奶奶把重心都放在了成成的身上。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的话,老太太其实也挺可怜。

    四、男女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不同

    男人和女人生来就是不同的,女性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强,感情丰富;而男性理性、抽象思维能力强。因此当面对同样的问题,男性和女性的体验是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对于成成被奶奶“打压”这件事,虽然成成爸爸也觉得不妥,但他远不如成成妈妈那么焦虑。一方面他自己也是被奶奶这么“打压”长大的,虽然从小到大心里一定也不开心,但他也已经习惯并接受了;另一方面但作为男性,他的目标是息事宁人,于是也就选择了不和奶奶起冲突。可成成妈妈作为女性,对情绪和关系非常敏感,在孩子的自信问题上她非常着急又无助,急切的希望成成爸爸能站在她一边,帮她一起去和奶奶沟通。没想到老公选择息事宁人,于是她在情感上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和奶奶正面起了冲突。

    五、婆媳之争源于儿子的缺位,而缺位源自原生家庭的“原罪”,“原罪”的根源是夫妻关系

    诚如陆老师所说,在一个家庭里,两个女人因为同一个男人而走到了一起,婆婆和媳妇就像两个咬合在同一个主齿轮(儿子)上的两个副齿轮。如果主齿轮缺损或者缺失了,那么两个副齿轮要么磕磕碰碰、要么干脆就运转不起来。婆媳之争,其实质是权利之争,在成成家里,妈妈和奶奶争的就是成成教育上的话语权以及成成爸爸的“归属权”。

    在家里,爸爸虽然清楚地了解成成妈妈对于奶奶的一些看法,也赞同有些事情上奶奶做的确实不够好,但却很少指出奶奶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在几乎没有尝试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老人几乎不可能改变”的判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爸爸选择不去和奶奶交涉呢?

    不得不提到爸爸的原生家庭。奶奶作为教师在家里一直是强势的存在,从爷爷不敢干涉奶奶的做法,只能通过宠爱来弥补成成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实爷爷对奶奶的做法也是有意见的,只是不敢说而已。由此可见在爷爷奶奶的夫妻关系中,沟通上是存在问题的,爷爷一直采用回避的态度来对待奶奶。因此,奶奶只能紧紧抓住成成爸爸,对成成爸爸“严加管教”,由于奶奶这些跨越边界的做法,导致爸爸的主动性和自我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成了一个什么事都听妈妈的妈宝男。这也是遇到问题爸爸选择不与奶奶起冲突的原因。

    回到成成的家,由于成成爸爸的自我没有得到发展,他在择偶时会下意识的寻找一个和自己妈妈类似的女生。而成成妈妈性格直爽,自己做生意,经营的很不错,人缘也好,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她是一位比较果敢、有决断、有担当又有头脑的现代女性,正是这种能干又比较强势的类型。

    成成妈妈是二婚,虽然不知道成成的生父是不是现在的爸爸,但对于成成妈妈来说,她一定是非常珍惜眼前的这场婚姻、这个家的。从材料里看,成成妈妈在家里和婆婆的冲突只是关于成成的教育问题,而没有其他方面,从这一点我感到也是从侧面说明成成妈妈还是很在意这个家的。

    可是由于成成爸爸的缺位,成成妈妈又只能像奶奶一样靠抓住成成来平衡,成成是个8岁的男孩,虽然不知道成成1-3岁是怎样度过的,但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成成很有可能会变成和爸爸一样的“妈宝男”,而这个就是原生家庭中问题的代际传承。

    六、权利斗争牺牲的是孩子的未来

    8岁的成成,在奶奶和妈妈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中不断被拉扯,被爷爷宠溺,被奶奶“打压”,这个孩子一定会觉得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对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很有可能已经在妈妈奶奶的争执中形成了内疚的品质,进而在面对7-12岁的“勤奋对自卑”的阶段任务时,在奶奶的“打压”下、父母、妈妈和奶奶的争吵中形成自卑的品质。

    陆老师曾经说过,在权利斗争中,孩子是战利品。而战利品是没有价值感的。一个没有价值感的男孩如何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自信、有能力照顾自己和家人的男人呢?

    对于成成,这个可怜无辜的孩子,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成成的妈妈应该向奶奶道歉。在和长辈争吵这件事情上,虽然可以体谅成成妈妈的心情,但确实是小辈做的不够好。站在老人的角度上去理解老人,有时候矛盾也就不再是矛盾了。

    在平时,成成妈妈或许可以试着从语言上多表达一下对婆婆的感谢,认可婆婆的付出,从而缓解一下两人之间紧张的关系。然后在各种节日、纪念日中通过各种家庭活动来表达对长辈的感激,通过仪式感来传递价值感,让老人在退休之后依然感到自己被需要,从而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并鼓励老人去寻找自己的爱好,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样也能让奶奶不再通过把成成捆在自己身边来找到价值感。

    其次,成成妈妈可以在和奶奶关系缓和之后,与奶奶商量一下成成的教育问题。“严师出高徒”和保护、培养孩子的自信其实并不矛盾。孩子的自信来源于“被爱”和“有能力”的感受,家长温柔而坚定地来严格要求孩子,一样可以实现让孩子既有自信,又学有所成的目标。

    第三,成成妈妈和爸爸应该认识到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里最重要的关系。可以尝试双方都能接受的沟通方式,努力去经营两个人的婚姻。也可以建议爷爷奶奶寻找自己的爱好,一起出门旅游等等,让老两口也能互相增进沟通,改善彼此之间关系。

    第四,为了避免成成变成下一个妈宝男,在成成家里需要有清晰的边界。有了边界才有自由,有了自由才有空间可以成长。

    第五,为人父母,应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觉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还请老师多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分享育儿愈己训练营】第12期:成成案例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sx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