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环境上看,寒冷、潮湿的英国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并不适合种植棉花。但是,利物浦却曾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贸易枢纽,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诸国也曾经主导全球的棉花产业。
乍看起来,这个现象很怪异,连基本的棉花原料都不能生产,怎么把这个行业做这么大呢?可是,先天条件不足的英国,却偏偏做到了。它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借力”,借助资本主义的强硬力量,来控制全球棉花产业。
正如哈佛大学的斯文·贝克特教授在《棉花帝国》的序言中所说,欧洲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们“给棉花产业注入活力,投入改变世界的能量,并随后以其为杠杆改变了世界”,“建立了有着巨大规模和能量的‘棉花帝国’”。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发展棉花产业所借的力,就是资本主义的力量。具体来讲,又分为工业资本主义和战争资本主义。
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农民都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已知最早纺织棉花的是印度农民。当亚洲、美洲和非洲的农民们已经习惯于以家庭为单位种植和纺织棉花、并在有限距离内交易布料的时候,欧洲人甚至还在幻想绵羊长在树上的滑稽图景。不过,输在起跑线上的欧洲人很快就会后来者居上,而最早占据航海优势的英国人则占领了先机。
地理环境的劣势无法改变,所以,让英国从头追赶棉花产业的基础技术来硬挤入这个行业并不现实。但英国人的确善于扬长避短,他们熟练地运用领先的航海技术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飞跃,依仗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充分发挥商人和政治家的头脑优势,重新构筑了全球化的棉花贸易网络,这是质的飞跃。
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贸易原本只在临近的有限范围内进行,规模也比较小,各大洲的棉花贸易活动也是各自独立的。而英国把棉花贸易扩展到全球范围内,拉大了这张贸易网,棉贸易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了。
比如最开始的时候,印度的棉布、非洲的奴隶、加勒比地区的糖,成了英国织就的这张全球贸易网中不断流动的主要产品。在殖民印度、探索美洲的过程中,战争资本主义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工业资本主义的力量在稍后也凸显出来。飞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水力、蒸汽机等革命性机械动力的应用,迅速提高了纺织效率,改变了棉纺织行业。结果,机器的效率太高,棉布产量倒是大增了,但是棉花不够用了。
要种植大量的棉花,就需要获取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如果使用正常的、讲道理的方法,这很难实现。英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讲道理的方法。有什么方法能比战争、殖民和罪恶的奴隶制更容易达到这个目标呢?于是,战争资本主义又一次为英国的全球棉花贸易网络助力。此时的英国,再次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了棉花制造业,亚洲成熟的棉纺织技术、美洲充足优质的棉花原料和非洲广阔的棉产品市场,成了棉花贸易网的铁三角。
英国能够在处于劣势的行业竞争中胜出、不断地成功重组全球化的棉花贸易网络,根本原因就在于懂得“借力”——借助资本主义的力量。并且英国是同时借助工业资本主义和战争资本主义两条拐杖的力量,需要哪个就用哪个。
如果硬要去跟印度比拼棉花生产技术、跟加勒比地区比拼种植棉花的数量和质量,英国必定一败涂地。而英国恰恰避开了自己的短板,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去布局整个棉花行业,把其他地区的优势都纳入到自己的网络之中,为自己所用,让自己从中获利。当然,它所使用的资本主义的方式并不光彩,其做法本身就是不平等的、甚至是血腥的,是严重损害了其他地区的利益和发展前景的。
在《棉花帝国》中,斯文·贝克特教授通过阐述全球棉花产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历史。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不平等本质,它的血盆大口始终啃噬着全世界普通劳动力的心血,其所攫取的巨额利润,是通过残酷吸血换来的。
当然,英国只是全球棉花贸易中的一环。《棉花帝国》的着眼点绝不仅限于此,而且横跨全球、纵观历史,全面展现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是如何主导棉花帝国的起伏过程。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印度、英国、德国、美国、巴西、埃及、俄国等都在棉花帝国之中争夺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似英国这般的成功者,往往拥有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创造产品并顺利销售的能力。这也是本书作者斯文·贝克特在书末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资本主义具有不断适应的能力,同时又伴随着暴力和胁迫。不难猜测,这种技术文明和野蛮暴力的交融,在未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还将不断上演。
2019.05.10雾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