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或者说内心里都曾经有过理想主义的萌动,幻想着一切美好,或长或短。
理想主义在不同人心中的定义和标准虽不相同,但一定都是自己美好愿景的映射。只是,多数情况下,现实的压力往往成为理想主义者实现梦想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和终结者。理想照进现实的情形大多只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真实的世界里,在生存的压力面前,人们必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选择。
因此,有时候没有兑现承诺,甚至“背信弃义”是可以指责,却也能够理解,甚至谅解的。多数不能履行的承诺都是因为现实的无奈。当然,不同的人对压力,对眼前和长远的利益或有自己各自不同的智慧和判断。这导致了相同的情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之所以要背着潘氏父子邀请他们手下的前端程序员吃饭,那是因为我怀里装着满满的私心。
一方面,我越来越感觉小潘的效率与我迫切的心情之间的距离在加大,这种距离感导致了对他们的信心也在减退,我需要做点什么,让我离开发者更近,尝试让直接的项目执行者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我认为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的想法在传递到具体执行者时发生了理解歧义,因此有些小问题上出现一次次返工,毕竟他们多是是才出校门的新手,没有实际的社会经验,同时,又没有良好的职业培训,无法,也不愿意站在客户需求立场上思考,所有工作只是单纯完成任务。这种情形下,我直接面对面去解释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尽管小潘总已经介绍认识了前端程序员,但要做到效率更高,一起吃顿饭,加深下感情肯定是有作用的。
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我想私人与这位同姓的程序员走更近一些,为以后可能会有的很多要拜托打好基础。
看起来的这么多私心其实都基于更重要的一点——我强烈的预感。以我的观察,我的谨慎,我的经验做出的判断:如果只是公事公办,从公司层面提出要求,想要及时解决问题就过于理想化了,况且我又是问题比较多的人。
毕竟,对于潘总来说,我这个已经全款结清的项目远远没有那些正在进行中的未交工项目来得重要。我的问题对他们形成的压力自然比不上在建项目,有意无意拖延是难免,也是理解的。我自己得给自己找个捷径,这才是我最底层的逻辑。
我当然更知道程序员自己也有业绩压力,同样是做新项目的动力远远大于做我这种修修补补,既费力又不能创造效益的事。因此为了达到目的,我得尝试与实操者建立一些私人感情,尽量让他“磨不开人情”,抽多点时间解决我的问题。
我又一次理想化了,相信了饭桌上的的表态。
只是,我还是理解了,没有责怪……
早安,四月二十六。
网友评论